遐飞
乡愁这种情感,就跟中国诗歌中的“意境”一样,个中滋味恐怕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切体会。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传达的这份乡愁,跨越历史的长河,仍能撩起我们情感的波澜;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则表达的了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乡愁是一种文化,是我们与过去生活的情感对话,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坚守。来自不同的地方,对故乡就会有不同的乡愁。
然而,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乡愁文化越来越淡了,对故乡再也难以找到那种眷恋。乡愁所传达的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今天,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回归到那种田园生活的状态呢?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愁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余光中《乡愁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