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崔建华 赵新华等
[摘要] 意图 评论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遗传易理性的相关性。办法 对96例大肠癌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采纳问卷查询表的办法,选用聚合酶链反响-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的办法。 成果 大肠癌患者中MTHFD1基因多态性G1958A位点rs2236225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rs2236225基因型者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添加1.6倍(OR=1.603,95%CI=0.331~2.534,P<0.05)。 定论 MTHFD1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于大肠癌的易理性,MTHFD1多态性G1958A位点rs2236225基因改动是大肠癌的首要发病原因。
[要害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大肠癌;易理性
[中图分类号] R73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3-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MTHFD1 gene polymorphism with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Ninety-six c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96 cases of healthy control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detection method was appli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MTHFD1 G1958A polymorphism rs2236225 locus allele frequencies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rs2236225 genotyp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increased 1.6 times(OR=1.603, 95%CI=0.331~2.534, P<0.05). Conclusion MTHFD1 gene polymorphis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sceptibility of colorectal cancer, the main course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the rs2236225 gen changes in G1958A site of MTHFD1.
[Key words]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Folic acid dehydrogenase; Gene polymorphism; Colorectal cancer; Susceptibility
大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年来,跟着全球环境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动,大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研讨显现,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新发病例,且约有50万患者死于大肠癌。现在怎么进步患者医治效果、延伸患者生计时刻是临床和基础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1]。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在叶酸一碳单位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非常要害的效果,可催化3个接连反响,且已有文献报导MTHFD1基因多态性可能和大肠癌的发作有明显联系[2]。本组研讨就我院96例大肠癌患者选用PCR-RFLP法检测大肠癌及健康受试者血清学基因型改变,剖析MTHFD1基因多态性和大肠癌遗传易理性之间的联系,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办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来自宁乡县本地192例查询者为研讨目标(包含96例大肠癌患者以及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其间大肠癌患者(调查组)男54例,女42例,年纪46~76岁,均匀(54.7±6.3)岁, AJCC/UICC大肠癌TNM分期状况: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别离有15例、4例、76例、1例。健康对照组96例,其间,男55例,女41例,年纪46~77岁,均匀(54.2±6.8)岁,经统计学剖析两组在年纪、性别等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试验资料
引物:由北京奥科、擎科、赛百胜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DNA自动组成仪上组成,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纯化。HotStar DNA聚合酶购自Qiagen公司;Ex-Tap、LA-Tap、dNTP、Buffer和DL2000 DNA marker购自TaKaRa公司;琼脂糖购自Gibcol公司;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购自TaKaRa公司。
1.3 引物规划
MTHFD1G1958A正向引物 5-CCCACTTTGAA GCAGGATTG-3;MTHFD1G1958A反向引物 5-CATCCCAATTCCCCTGATG-3。
1.4 办法
一切参加试验的受试者于问卷查询完结的次日清晨空腹抽取5 mL外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的办法选用盐析法,提取后定量到10 ng/μL,本试验经过道德委员会同意且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1 盐析法提取血液基因组DNA 取5 mL血样置于含EDTA-Na2管内,然后置于50 mL的有盖离心管内;然后参加5~8倍体积(约40 mL)冷蒸馏水,经过重复倒置的办法将其混匀后置于冰中5 min,在4℃的温度条件下以3750 rpm离心20 min;离心后将上清液缓慢倒出,参加浓度为0.1%的 Trition-x100(预冷处理后)至沉积中,摇匀后重复上述操作;为彻底打碎沉积,可倒入2 mL的裂解液,再参加10%浓度为5%左右的 SDS 100 μL,混匀;将浓度10 mg/mL的蛋白酶K 40~50 μL参加其间直至浓度为200 μg/mL,混匀后在55℃的条件下放置3 h或许在37℃温度下过夜消化;添加0.7 mL的6.0 M NaCl后剧烈震动20 s;然后以3750 rpm离心40 min,将上清倒至50 mL有盖离心管内;参加2倍体积的冷无水乙醇,重复倒置混匀处理至絮状DNA沉积呈现,将其间1.5 mL的DNA挑出置于EP管内,用浓度为80%的冷乙醇洗刷两遍后抽干;为溶解DNA向其间参加TE 200 μL;定量至5~10 ng/μL,在96孔PCR板中制成DNA板,然后存于-20℃冰箱以备用。
1.4.2 PCR-RFLP法分型 依照GenBank现有的基因序列注释办法,修改并注释基因序列,核酸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挑选、引物的规划别离运用DNAMAN软件和软件Primer3.0进行处理。PCR扩增办法按表1进行;酶切上述3~5 μL 的PCR产品,过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酶切产品进行分型;纤细记载分型的成果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剖析;验证分型的准确性可随机选取其间15%的分型样本进行测序处理。
3 评论
大肠癌可对患者的日子质量形成非常严峻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查询研讨显现,在北美、欧洲各国,大肠癌的逝世率占悉数癌症逝世原因的第2位[3]。现有很多相关研讨证明在大肠癌病况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及细胞因子发挥着要害性效果[4]。
定坐落14q24的MTHFD1 基因共编码氨基酸935个,一共对应三种具有不同活性的蛋白酶,别离为:5、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 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式水解酶和10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这三种蛋白酶均可催化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交流过程中的3个接连反响。其间MTHFD1 基因的内部存在多个基因的骤变位点,以G1958A(rs2236225)最多,G1958A(rs2236225)位点的骤变会导致密码子653 所编码谷氨酸转变为精氨酸,因为这一变异发作于10 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的活性区域内部,因而呈现骤变会影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导致核酸组成妨碍和DNA 的低甲基化效果,终究引发发生染色体畸变[5]。
本研讨对本院9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讨,并以同期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运用PCR-RFLP检测法检测大肠癌人群的外周血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状况,成果发现调查组中58例含GG基因型,26例含GA基因型,12例含AA基因型;而对照组中60例含GG基因型,32例含GA基因型,4例含AA基因型,MTHFD1 基因rs2236225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散布在大肠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核算调查组与对照组骤变等位基因G相对于等位基因A(OR=1.603,95%CI=0.331~2.534,P<0.05),rs2236225基因型者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添加1.6倍。
本研讨成果显现:大肠癌组MTHFD1基因rs2236225基因型散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明显异于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MTHFD1 基因rs2236225多态是导致大肠癌的易理性的首要要素,而G/A杂合子能够有用下降大肠癌的发病率,是大肠癌的重要维护要素。现在已有研讨标明,可导致DNA的甲基化的仅有要素是T/T基因型患者叶酸摄入水平过低。可是,关于MTHFR基因多态导致大肠癌易理性下降的效果办法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剖析研讨[6,7]。
综上所述,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易理性明显相关,这可能为大肠癌分子医治供给根据。
[参考文献]
[1] Bijnsdorp IV,Kruyt FA,Fukushima M,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rifluorothymidin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rlotinib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J]. Cancer Sci,2010,101(2):440-447.
[2] 张艳玲,苑晓燕,张冲,等. 胸苷酸组成酶基因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辽宁本溪人群结直肠癌易理性的联系研讨[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9):769-773.
[3] 朱凡,王敏明,张勤英.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联系的研讨[J]. 东南大学学报,2010,29(1):88-92.
[4] 于兆亚,汤静. hOGG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理性的联系[J]. 我国医药科学,2013,3(20):27-29.
[5] 沈晓波,池圣亮.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含义[J]. 我国现代医师,2013,51(33):53-54,57.
[6] 周丽娜,谭悦,徐燕,等. 结直肠癌易理性与CYP1A1基因多态性联系的Meta剖析[J]. 肿瘤研讨与临床,2013,25(8):535-538.
[7] 孙静锋,张冬,闻鉴非,等. XRCC1R399Q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理性的Meta剖析[J]. 我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2):95-98.
(收稿日期:2014-05-19)
1.4.2 PCR-RFLP法分型 依照GenBank现有的基因序列注释办法,修改并注释基因序列,核酸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挑选、引物的规划别离运用DNAMAN软件和软件Primer3.0进行处理。PCR扩增办法按表1进行;酶切上述3~5 μL 的PCR产品,过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酶切产品进行分型;纤细记载分型的成果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剖析;验证分型的准确性可随机选取其间15%的分型样本进行测序处理。
3 评论
大肠癌可对患者的日子质量形成非常严峻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查询研讨显现,在北美、欧洲各国,大肠癌的逝世率占悉数癌症逝世原因的第2位[3]。现有很多相关研讨证明在大肠癌病况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及细胞因子发挥着要害性效果[4]。
定坐落14q24的MTHFD1 基因共编码氨基酸935个,一共对应三种具有不同活性的蛋白酶,别离为:5、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 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式水解酶和10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这三种蛋白酶均可催化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交流过程中的3个接连反响。其间MTHFD1 基因的内部存在多个基因的骤变位点,以G1958A(rs2236225)最多,G1958A(rs2236225)位点的骤变会导致密码子653 所编码谷氨酸转变为精氨酸,因为这一变异发作于10 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的活性区域内部,因而呈现骤变会影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导致核酸组成妨碍和DNA 的低甲基化效果,终究引发发生染色体畸变[5]。
本研讨对本院9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讨,并以同期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运用PCR-RFLP检测法检测大肠癌人群的外周血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状况,成果发现调查组中58例含GG基因型,26例含GA基因型,12例含AA基因型;而对照组中60例含GG基因型,32例含GA基因型,4例含AA基因型,MTHFD1 基因rs2236225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散布在大肠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核算调查组与对照组骤变等位基因G相对于等位基因A(OR=1.603,95%CI=0.331~2.534,P<0.05),rs2236225基因型者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添加1.6倍。
本研讨成果显现:大肠癌组MTHFD1基因rs2236225基因型散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明显异于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MTHFD1 基因rs2236225多态是导致大肠癌的易理性的首要要素,而G/A杂合子能够有用下降大肠癌的发病率,是大肠癌的重要维护要素。现在已有研讨标明,可导致DNA的甲基化的仅有要素是T/T基因型患者叶酸摄入水平过低。可是,关于MTHFR基因多态导致大肠癌易理性下降的效果办法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剖析研讨[6,7]。
综上所述,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易理性明显相关,这可能为大肠癌分子医治供给根据。
[参考文献]
[1] Bijnsdorp IV,Kruyt FA,Fukushima M,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rifluorothymidin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rlotinib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J]. Cancer Sci,2010,101(2):440-447.
[2] 张艳玲,苑晓燕,张冲,等. 胸苷酸组成酶基因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辽宁本溪人群结直肠癌易理性的联系研讨[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9):769-773.
[3] 朱凡,王敏明,张勤英.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联系的研讨[J]. 东南大学学报,2010,29(1):88-92.
[4] 于兆亚,汤静. hOGG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理性的联系[J]. 我国医药科学,2013,3(20):27-29.
[5] 沈晓波,池圣亮.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含义[J]. 我国现代医师,2013,51(33):53-54,57.
[6] 周丽娜,谭悦,徐燕,等. 结直肠癌易理性与CYP1A1基因多态性联系的Meta剖析[J]. 肿瘤研讨与临床,2013,25(8):535-538.
[7] 孙静锋,张冬,闻鉴非,等. XRCC1R399Q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理性的Meta剖析[J]. 我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2):95-98.
(收稿日期:2014-05-19)
1.4.2 PCR-RFLP法分型 依照GenBank现有的基因序列注释办法,修改并注释基因序列,核酸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挑选、引物的规划别离运用DNAMAN软件和软件Primer3.0进行处理。PCR扩增办法按表1进行;酶切上述3~5 μL 的PCR产品,过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酶切产品进行分型;纤细记载分型的成果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剖析;验证分型的准确性可随机选取其间15%的分型样本进行测序处理。
3 评论
大肠癌可对患者的日子质量形成非常严峻的影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流行病学查询研讨显现,在北美、欧洲各国,大肠癌的逝世率占悉数癌症逝世原因的第2位[3]。现有很多相关研讨证明在大肠癌病况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基因及细胞因子发挥着要害性效果[4]。
定坐落14q24的MTHFD1 基因共编码氨基酸935个,一共对应三种具有不同活性的蛋白酶,别离为:5、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10 次甲基四氢叶酸环式水解酶和10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这三种蛋白酶均可催化四氢叶酸一碳单位交流过程中的3个接连反响。其间MTHFD1 基因的内部存在多个基因的骤变位点,以G1958A(rs2236225)最多,G1958A(rs2236225)位点的骤变会导致密码子653 所编码谷氨酸转变为精氨酸,因为这一变异发作于10 甲基四氢叶酸组成酶的活性区域内部,因而呈现骤变会影响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导致核酸组成妨碍和DNA 的低甲基化效果,终究引发发生染色体畸变[5]。
本研讨对本院9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讨,并以同期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运用PCR-RFLP检测法检测大肠癌人群的外周血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状况,成果发现调查组中58例含GG基因型,26例含GA基因型,12例含AA基因型;而对照组中60例含GG基因型,32例含GA基因型,4例含AA基因型,MTHFD1 基因rs2236225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散布在大肠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核算调查组与对照组骤变等位基因G相对于等位基因A(OR=1.603,95%CI=0.331~2.534,P<0.05),rs2236225基因型者大肠癌的发病危险添加1.6倍。
本研讨成果显现:大肠癌组MTHFD1基因rs2236225基因型散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明显异于健康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MTHFD1 基因rs2236225多态是导致大肠癌的易理性的首要要素,而G/A杂合子能够有用下降大肠癌的发病率,是大肠癌的重要维护要素。现在已有研讨标明,可导致DNA的甲基化的仅有要素是T/T基因型患者叶酸摄入水平过低。可是,关于MTHFR基因多态导致大肠癌易理性下降的效果办法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剖析研讨[6,7]。
综上所述,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的易理性明显相关,这可能为大肠癌分子医治供给根据。
[参考文献]
[1] Bijnsdorp IV,Kruyt FA,Fukushima M,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rifluorothymidine and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rlotinib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J]. Cancer Sci,2010,101(2):440-447.
[2] 张艳玲,苑晓燕,张冲,等. 胸苷酸组成酶基因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辽宁本溪人群结直肠癌易理性的联系研讨[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8,13(9):769-773.
[3] 朱凡,王敏明,张勤英.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联系的研讨[J]. 东南大学学报,2010,29(1):88-92.
[4] 于兆亚,汤静. hOGG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理性的联系[J]. 我国医药科学,2013,3(20):27-29.
[5] 沈晓波,池圣亮.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含义[J]. 我国现代医师,2013,51(33):53-54,57.
[6] 周丽娜,谭悦,徐燕,等. 结直肠癌易理性与CYP1A1基因多态性联系的Meta剖析[J]. 肿瘤研讨与临床,2013,25(8):535-538.
[7] 孙静锋,张冬,闻鉴非,等. XRCC1R399Q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理性的Meta剖析[J]. 我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2):95-98.
(收稿日期: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