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贾涵++杨萍
[摘要]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损坏的点评在牙周病学的研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跟着现代医疗检测设备的开展,无创且精确性较高的骨密度丈量技能相继问世和推行,颌骨密度的研讨取得了较大的开展。本文就现有临床选用的X线照相、曲面断层下颌指数、下颌骨骨皮质厚度、双能X线吸收法、计算机数字减影技能、螺旋CT、锥形束CT等首要的骨密度检测办法作一总述。
[关键词] 骨密度丈量术;牙槽骨密度;锥形束CT
[中图分类号] R78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158-03
牙周病是人类最遍及的口腔疾病之一,一起也是构成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1],是一种炎症性、损坏性疾病,可累及牙周膜、牙龈、牙槽骨、牙骨质等牙周支撑安排,临床表现为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的构成、附着损失等。其间牙槽骨吸收首要病理表现为牙槽骨的高度、密度的改动,牙槽骨密度等目标的丈量对牙周病医治方案的拟定及预后点评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怎么正确、精确地点评牙周支撑安排、牙槽骨的情况,关于临床医师医治牙周病或栽培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牙槽骨骨密度丈量可分为定性、半定量、定量三类办法。临床上丈量骨密度常用办法包含螺旋CT丈量法、双能X线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等,这些办法大多都是用于躯干骨、脊椎、腰椎等部位。可是因为颌骨解剖结构杂乱,方位特别,口腔空间狭小,周围有较多的软硬安排,使得上述办法运用于牙槽骨骨密度丈量时难度增大,约束了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开展。本文就现在常用的牙槽骨密度丈量办法总述如下。
1 定性查看法
此法较早运用于骨密度的丈量,通过对X线的黑化程度进行调查、点评而直接得到骨密度。Devlin H等[2]通过放入口中的已知密度、厚度作为参照物,与骨安排一起拍照图画,调查牙槽骨的透过度是否添加、骨小梁的多少、粗细及骨皮质厚薄的改动等来点评牙槽骨密度的改动。因为骨骼形状学改动只要骨量超越30%的丢掉才干显现出密度的改动,敏感度低,不能做定量剖析。
在王晓敏等[3]的牙齿缺失与骨密度联系的研讨中,关于该点评办法受投照条件和调查者的确诊经历、病理学常识等主观要素影响较大,重复率不高、定论差异大,一起又受投照剂量、胶片质量等要素影响,不适用于前期及试验性确诊。现在X线摄片术在口腔中的运用首要是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等办法。
2 形状测定剖析法
在形状测定剖析法中,首要通过曲面断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和下颌骨骨皮质厚度(mandibular cortical index,MCI)来反映下颌骨骨量的改动。PMI就是在颏孔对应处,下颌骨下缘骨的皮质厚度和颏孔至下颌骨下缘距离之间的比值。MCI则是通过对双侧颏孔远中下颌骨下缘的骨皮质形状的改动进行骨密度的分型。MCI可以分为3型:Ⅰ.双侧下颌骨下缘骨皮质的骨内膜边际滑润规整;Ⅱ.单侧以及双侧的下颌骨下缘骨皮质内,其骨内膜呈现出半月形残缺,这就是骨陷窝吸收;Ⅲ.单侧或双侧下颌骨下缘骨皮质的骨内膜皮质剩余,呈多孔状。此法的长处在于操作简洁、价格低廉和便于普查,可是研讨时要考虑各种物理的和环境的要素影响,并进行批改。尽管PMI和MCI仅是半定量的查看法,但如能在运用前很多调研并得出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相对正常参考值,那么临床运用时参考价值则更高。
3 定量查看法
定量剖析分为无创性和有创性两类。有创性需活检后再体外剖析骨标本,尽管可以扫除软安排等堆叠印象的搅扰,但其侵入性、不行重复性约束了它在临床上的运用,并且牙槽骨骨质较薄,其间包埋着牙根,选材受到约束。
3.1 依据双能X线骨密度的丈量法(DEXA)
WTO中DEXA是确诊骨质疏松的金规范。其原理是将高能量(如100 kV)时测得的X线吸收值和低能量(如50 kV)时测得的X线吸收值行归纳减法处理,通过这种办法来消除软安排对密度丈量的影响[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有将DEXA这种广泛运用于全身骨质密度的办法引进颌骨骨密度丈量中。为了避开颌骨骨结构的堆叠,在早年中丈量下颌骨密度时运用DEXA技能,设置X线可以笔直在头正中的矢状面,然后在其左右侧进行堆叠照耀,此刻丈量出的骨密度,就是其下颌骨的均匀骨密度,之后再同中轴与外周的骨骼相比较,可是这种办法还仅限于进行试验研讨,现在还尚未能丈量出颌骨内的部分密度[5]。
3.2 依据计算机的数字减影技能(DSR)
DSR是依据数字化牙片的骨密度丈量技能,在口腔医学范畴得到广泛运用,是常用的骨密度丈量法[6]。其原理是运用计算机将同一方位不一起期的牙片堆叠,然后将不同牙片的灰度相减取得减影图画,未改动的部位显现为中性,密度改动的部位则显现为灰度的增减,然后显现出骨密度的改动。在梁恒燕[7]的引导骨再生(GBR)技能修正牙槽骨研讨中,运用计算机辅佐图画进行密度剖析,用像素数×灰度改动的均匀值对骨密度进行定量,契合相关研讨要求。在黄荣[8]的研讨中,关于口腔临床确诊医治上也要用丈量软件测得,以灰度值标明骨密度值,得显现屏上的黑色部分为彻底透射区,灰度值0,彻底阻射区灰度值256,骨密度越大的区域灰度值就越高。孙尚敏等[9]用光密度法和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讨牙槽骨密度,即便运用相同的曝光条件(66 kV,8 mA)医治前后的图画在明暗度上仍有差异,导致比照时的差错。
Arai Y等[10]在其研讨中标明,当丈量牙槽嵴顶骨改动时,DSR办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仅仅因为拍照时操作相对杂乱,难以确保术前术后投照的条件、视点等彻底一致,并且确诊时主观性较大。李升等[11]运用DSR丈量牙周根底医治前后牙槽骨密度的改动,发现牙槽骨在医治后2个月密度有显着添加。但曝光时刻的长短及丈量的软件等对成果有必定的影响。郑旭等[12]树立了依据X线骨密度丈量法的密度定量丈量体系,该体系是依据特拟定量铝阶的灰度和厚度来计算出照耀部位的牙槽骨密度。但该体系的树立作业巨大,数据换算繁琐,且精确程度相同易受投照的视点、曝光时刻长短、丈量软件等的影响。endprint
3.3 螺旋CT(computed tomography,CT)
计算机层析成像也称螺旋CT是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成像技能,其原理是先把三维立体图画划分为多个断层薄片,然后检测出断层薄片中沿各个方向射线投影时X线衰减的量,再计算出断层薄片中各象素的衰减系数改动值,最终将该值赋予各像素的灰度改动量。并可用不同巨细的灰度值来表达骨密度的凹凸,安排对X线的吸收系数亦可用来表达骨密度值,即CT值,单位HU(Hounsfield Unit)。国内黄荣、赖仁发[13]医师在临床作业中也以为CT值可猜测骨密度,点评栽培体区的栽培作用。胡明华等[14]运用64排螺旋CT丈量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但传统螺旋CT较高的查看费、较大的放射剂量等,使其在口腔临床中的运用受到了必定的约束。柴娟等[15]通过螺旋CT来丈量栽培前牙槽骨的密度评判当前牙槽骨的情况,以此挑选适合的栽培体及手术办法。Yamada K等[16]试验证明螺旋CT可以实在再现牙体硬安排和牙槽骨的解剖形状。可是因为牙槽骨解剖结构相关于螺旋CT扫描层而言过于精密,有时无法精确地显现出根尖、牙槽嵴顶等相关结构。
3.4 锥束CT(CBCT)
CBCT又称为锥形射线计算机化断层拍摄技能,于2000年左右开端运用于临床口腔范畴[17]。CBCT的X线发生器为CBCT球管,运用锥形束X线环绕颅颌面部做环形投照,获取二维投影数据,将屡次投照交集获取的二维数据重组,进而树立轴位、冠位或矢状位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以便取得该数字模型恣意层面的截图。CBCT的根本成像原理与传统CT相似,但其作为CT技能的新产品采纳的是大扇角扫描办法,然后减低了查看时发生的放射剂量。CBCT结合相关丈量软件可以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成果重建。每种CBCT都会自带相应软件,这些软件的一起特征是:三维可视化、三维创立、丈量、区域断层等。并且依据不同学科的要求还可以挑选更专业的软件,自带软件因为软硬件之间相匹配,扫射印象复原力更强,可是相关于专业牙科软件而言略为单薄。因为CBCT能以1∶1的办法三维重现出颌骨及相关安排,所以相对灰度值能反映出实在骨密度值的改动。
CBCT具有三维印象重建、高空间分辨率等特色,弥补了传统印象学查看办法的缺乏,最小断层精度达0.25 mm。黄荣等[18]发现CBCT和传统X线片在点评牙齿/栽培体的颊舌侧及根分叉处的牙槽骨残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可以前期确诊栽培体周围炎或牙周炎,还可以从三维方向前期调查了解其周围牙槽骨的形状学上的改动。国外运用CBCT检测牙周病患者牙槽骨情况现已多年,许多临床报导均说明晰CBCT图画的运用价值。Vandenberghe B等[19]提出,锥形束CT在根分叉处和牙周距离的丈量成果比数字牙片更为精准。Lagravere MO等[20]把下颌放置物标记为丈量点,比较CBCT丈量值和被视为金规范的坐标丈量仪丈量值,发现两者的丈量成果具有很高相关性,线性丈量差错<0.6 mm,而视点差错<1°。Misch KA等[21]运用CBCT丈量牙周炎牙槽骨高度,比较CBCT和传统的根尖片丈量成果后发现CBCT的精确度更高。成果可重复性是科学试验的准则之一,定性、半定量查看法主观性强,临床医师能否正确无误地前期确诊也是牙槽骨密度丈量研讨的方向。马志贵等[22]发现不一起段、不同操作者运用CBCT检测健康成年人上颌牙槽骨密度时测出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马志贵等[23]运用CBCT检测正畸医治前后牙周病患者牙槽骨高度及密度,试验证明丈量通过三维重建的二维定点图画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可比性。
4 结语
近年来跟着颌骨密度丈量办法的多样化,了解各种办法的优缺陷尤为必要。现在国内外丈量密度的干流技能是定量查看法。定性肉眼剖析法、半定量形状测定剖析法最大的缺陷在于主观性太强,可重复性低且不直观。因此约束了部分这类办法在临床前期确诊及试验室研讨方面的运用。定量查看法中的DEXA、螺旋CT等因为颌骨的特别结构的联系,无法反映出牙槽骨精密的结构改动。DSR等定量丈量牙槽骨密度的技能开展较快。将骨皮质和骨松质分隔研讨,防止堆叠印象影响及软安排的影响,进步丈量的精确度及精度,切当地反映出骨密度并能广泛地运用在临床上。CBCT作为口腔颌面部专用CT,选用锥形束扫描办法大大下降了伪影的发生,并且精确度显着高于螺旋CT,照耀量大大下降,运用三维重建图画可取得恣意方向的图片,用丈量软件获取各种数据可反映骨骼的情况,值得临床推行运用。可是笔者以为CBCT的密度值(HU)为相对值,怎么能切当地反映出骨密度尚有待研讨。
[参考文献]
[1] 孟焕新. 牙周病学[M]. 第3版. 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7:26.
[2] Devlin H,Homer K. Measurement of mandibular bone mineral content using the dental panoramic tomogram[J]. Journal of Dentistry,2011, 67(9):211-212.
[3] 王晓敏,李俊,刘勇. 牙齿缺失与骨密度联系的研讨[J]. 我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2(4):54-56.
[4] 李庆浩,万柏坤,明东,等. 骨密度定量检测办法及功能比较[J]. 世界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33(4):239-244.
[5] 康宁,宫苹. 颌骨骨密度的研讨开展[J]. 世界口腔医学杂志,2009, 36(3):370-373.
[6] 林梓桐,王铁梅. 颌骨骨密度的检测[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 26(1):60-63.
[7] 梁恒燕. 引导骨再生(GBR)技能修正牙槽骨残缺后正畸牙移动的动物试验研讨[D]. 兰州大学,2012:49-50.endprint
[8] 黄荣. CBCT在口腔临床确诊医治中的运用研讨[D]. 暨南大学,2012:62-63.
[9] 孙尚敏,潘亚萍. 运用PLANMECA数字化曲面体层机研讨牙周根底医治后牙槽骨密度改动[J]. 口腔医学,2012,32(7):393-395.
[10] Arai Y,Tammisalo E,Lwai K. Development of a compact computed tomographie apparatus for dental use[J]. Dento-Maxillo-Facial Radiology,2010,31(27):254-255.
[11] 李升,杨明华,宋仁波,等. 计算机灰度法对牙槽骨密度改动的开始点评[J]. 现代生物医学开展,2006,6(8):40-41.
[12] 郑旭,林久祥. 牙槽骨密度定量丈量体系的树立及丈量精确性、有效性的查验[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0(4):431-436.
[13] 黄荣,赖仁发. 牙周病患者牙槽骨情况点评办法研讨开展[J]. 广东牙病防治,2011,9(12):34-36.
[14] 胡明华,米丛波,聂晶,等. 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螺旋CT研讨[J]. 我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34(2):145-149.
[15] 柴娟,常晓峰. 螺旋CT骨密度测定对栽培前牙槽骨骨质的点评[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504-507.
[16] Yamada K,Saito I,Hanada K,et al. Observation of three case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 and mandibular morphology during adolescence using helical CT[J]. Oral Rehabil,2004,31(4):298-305.
[17] 马金兰,石四箴. 三维CT在口腔医学中的运用[J]. 口腔医学杂志,2008,28(12):660.
[18] 黄荣,罗冬元. CBCT在栽培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确诊医治中的运用研讨[J]. 我国美容医学,2012,21(12):88-90.
[19] Vandenberghe B,Jacobs R,Yang J. Diagnostic validity (or acuity) of 2D CCD versus 3D CBCT-images for assessing periodontal breakdown[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7,104(3):395-401.
[20] Lagravere MO,Carey J,Toogood RW. Three-dimensional accuracy of measurements made with software on cone-beam computed to mography images[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8,134(1):112-116.
[21] Misch KA,Yi ES,Sarment DP. Accuracy of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periodontal defect measurements[J]. Periodontol,2006,77(7):1261-1266.
[22] 马志贵,樊林峰,房兵. 运用CBCT点评牙周病正畸医治中牙槽骨情况的价值[J]. 上海口腔医学,2010,19(2):112-117.
[23] 马志贵,房兵,毛丽霞,等. 牙周病患者正畸前后牙槽骨密度改动的CBCT研讨[J].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0,17(4):197-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