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
2016年9月2日,由我国研讨型医院学会、我国研讨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我国医生协会心血管内科医生分会、北京医生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分会联合主办,我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以下简称“武警总医院”)承办的我国研讨型医院心脏大会2016(CRC2016)在北京隆重举办。在这次大会上,出任大会执行主席的武警总医院副院长刘惠亮教授,不光一起兼任多场分论坛主席,还掌管了8场分论坛会议,此外还在会上作了《研讨型医院树立胸痛中心及快速呼应网络的含义》《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等的学术陈述。
虽然刘惠亮教授非常繁忙,但在这次会议空隙,本刊记者仍就心脏介入医生怎么有用进行放射防护、本次大会的举办布景和会议状况,以及研讨型医院的学科建造等论题,对他做了深化采访。
多学科交融,多范畴联合
采访一开始,刘惠亮教授首要向记者介绍了本次大会的布景。他说:“多年以来,在许多新老朋友和医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国研讨型医院心脏大会现已展开成为国内心血管病范畴的学术盛会。本年是大会十周年。本年的大会邀请了国内近200名专家参与授课,参会代表突破了1000人。大会持续以‘精准、立异、转化为主题,以‘健康心脏,夸姣生活为意图,秉承既往‘重根底、学根底、用根底的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地进行多学科交融、多范畴联合,内容触及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并发症、糖尿病、脑卒中、心肾相关疾病、社区医疗、心理健康、急诊医学、护理技能、心电图学、心脏形象学和临床科研等热门。一起,会议持续经过等新媒体渠道,完结‘一对多的沟通形式,为每位参会者多视点、多方位、多层次地呈现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学术盛宴!”
刘惠亮教授进一步介绍说,9月2日举办的大会开幕式由李明教授掌管。到会开幕式的嘉宾有:刘希华、占有明、霍勇、狄森、李宗浩、郭积勇、吕鹏、郭建平、姚军、丁升、王亨、黄岚、陈绍良、王斌、徐亚伟、刘现亮、张伟华、张福春、李运田、张建军、季福绥、唐熠达、郭军、马东星等业界闻名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榜首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北京医生协会郭积勇会长、我国研讨型医院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希华教授、武警总医院占有明政委分特别开幕辞。
会中,霍勇教授带来了《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现状与未来》的精彩讲演。霍勇教授着重: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要素的盛行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在未来15年内将额定添加750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现在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急性ST段举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严峻威胁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在曩昔10年间,我国STEMI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变化,因而救治功率亟待改善。
北京安贞医院的周玉杰教授就《左骨干病变经桡动脉医治战略》这一课题做了精彩论述。周玉杰教授以为:左骨干病变作为一类较为严峻的冠脉疾病,在医治时需求细心点评患者病变状况并作出最优的医治战略。现在需求更多关于左骨干病变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讨来进一步断定最佳血运重建的计划,且指南中关于心肌血运重建战略的循证医学依据大多会集在榜首代DES临床研讨中。估计未来跟着更多新式支架产品的面世和介入技能的前进,将会极大地促进关于杂乱严峻冠脉病变的医治作用的提高。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徐亚伟教授以《生物可降解支架国内研讨进展》为题做了详细的作业陈述。徐亚伟教在陈述中首要重视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并以“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讨”为要害词,扼要介绍了包含512例患者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临床研讨状况。
间隔、时刻、屏蔽,
放射防护一个不能少
在这次大会上,刘惠亮教授作了题为《心脏介入医生放射防护重要吗?》的专场总结陈述。这场陈述的内容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激烈共识与欣赏。
谈及这方面的论题,刘惠亮教授首要说:“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医治中,无论是术者仍是患者,常常要承受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并且这种辐射剂量的添加会对他们的健康形成重要影响。可是,心血管病介入作业人员大大都没有经过专门的放射防护方面的训练,作业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认识,其剂量水平是惯例X线确诊作业人员的几倍乃至几十倍。跟着我国心血管病介入作业的展开和从业人员的添加,心血管病介入医治中的辐射防护问题,逐步引起了咱们的重视。”
随后,刘惠亮教授首要剖析了心血管介入医治中术者的辐射危险。他指出,心血管介入医治中术者承受的辐射首要是散射辐射,大都是由放射线在患者皮肤入射处散射而来,小部分来源于X线球管和形象增强器或许平板探测器。其发作的辐射效应首要以随机效应为主;随机效应的发作与累积效应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分屡次承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削减断定效应,但不能削减随机效应。在介入操作中,术者的头部和四肢很少遭到维护,因而常常承受高剂量的辐射。虽然在介入操作时,术者一般不会直接暴露在有用射线下,因而一般不会呈现断定性损害。可是,跟着介入器械和技能的展开,手术的杂乱程度大大添加,所需的辐射时刻也大大延伸。关于介入作业人员因严峻辐射形成手部皮肤损害和眼晶状体白内障发作的事例已有报导,因而有必要遭到广阔同行的高度重视。
谈及经桡动脉介入医治对术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时,刘惠亮教授以为,与经股动脉介入医治比较,经桡动脉介入医治因其操作简略,并发症少,术后不需求卧床,患者苦楚小,现已越来越被国内广阔介入医生所选用,现在的冠心病介入医治绝大大都也都是经桡动脉途径完结的。可是,经桡动脉介入医治因为其操作途径的解剖变异可导致透视时刻延伸,以及愈加接近射线源等要素的影响,因而运用该入路具有导致术者放射剂量添加的潜在可能性,这也引起了国内外介入相关人员的广泛重视。刘惠亮教授还以为,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着许多影响术者辐射剂量的要素,例如造影机曝光参数、患者解剖变异、手术杂乱程度以及术者阅历等。即使是阅历丰富的术者,其承受的辐射剂量在不同术者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这就提示不同术者间采纳的辐射防护战略不同对术者间辐射剂量的比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别的,采纳一些专门用于经桡动脉介入医治辐射防护的专用防护器件,对术者剂量也会发作重要影响,国外报导可削减大约30%的术者剂量;一起,近期报导发现正确运用铅屏进行防护可以削减至少80%的术者剂量。因而,选用优化的辐射防护办法后,经桡动脉途径较经股动脉途径是否依然添加术者剂量,现已成为咱们所关怀的一个重要问题。
刘惠亮教授标明,选用拟人模体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则可以防止上述对术者剂量的各种影响,然后得到愈加精确的答案。由武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时对术者放射剂量影响的模体研讨发现,在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时运用经桡动脉途径专用防护设备可明显削减术者放射剂量,虽然选用了优化的放射防护办法,经桡动脉冠脉造影较经股动脉依然明显添加术者放射剂量。该研讨还提示:在临床实践中,术者应当依据详细的投射视点采纳不同的放射防护战略,以到达最佳的防护作用。
关于心脏介入医治术者辐射防护问题,刘惠亮教授首要说,出于对作业照耀放射防护问题的重视,世界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曾要求一切介入相关人员有必要进行放射防护训练,并提出了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准则,即“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的运用。其间,“最优化准则”为放射防护系统的中心。“正当性准则”,即任何改动照耀状况的决议都应当是利大于弊。“最优化准则”,即遭受照耀的可能性、受照人员数量以及个人所受剂量的巨细均需控制在可合理到达的尽量低水平。“剂量限值”的运用,即除了患者的医疗照耀外,任何个人遭到照耀的剂量总和不该超越放射防护委员会断定的相应限值。大都患者一生中只阅历几回心血管介入确诊和医治,而心血管介入作业人员每天都要承受辐射。患者所承受的辐射剂量与术者剂量密切相关,因而把患者辐射剂量削减到最小,是削减术者剂量的底子。
刘惠亮教授以为,削减术者剂量需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尽量削减X线曝光时刻,辐射剂量与个人和射线触摸时刻成正比。触摸辐射源的时刻越短,承受的总剂量就越少。在满意临床需求的状况下,把透视次数、透视时刻和电影时刻减到最少,这关于时刻较长的介入操作具有重要含义。二是添加患者和术者与射线源的间隔。间隔防护是最简略、也最有用的防护办法。距放射源的间隔和剂量率的联系遵从平方反比规律。把到放射源的间隔添加2倍能使剂量率削减4倍。一般要求患者皮肤与放射源之间的最小间隔是38 cm,不直接参与手术的人员应站在距射线管至少2 m以外。三是合理运用屏蔽办法。依据射线的类型和用处挑选恰当的屏蔽具有重要含义。屏蔽办法首要包含铅屏、铅衣、铅围脖、铅眼镜、铅帽以及移动式铅屏等。导管室中有必要装备必要的防护用具。一起还应了解这些防护用具的运用,正确运用这些防护用具以到达最佳防护作用。别的有研讨标明,介入人员的辐射剂量首要是由未防护器官如甲状腺,部分活泼的骨髓等的剂量决议的。因而,防护服的屏蔽系数和有用剂量之间无线性联系,而添加甲状腺维护围脖则可使有用剂量削减3倍。
“总归,跟着介入医治医学的展开和介入从业人员部队的强大,介入作业人员应增强辐射危险及防护认识,时刻紧记辐射防护。牢记,维护患者就是维护自己,维护自己就是维护患者。”在完毕这个论题时,刘惠亮教授归结说。
研讨型医院更要树立
研讨型胸痛中心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武警总医院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所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刘惠亮教授的带领下,于2013年正式树立并于2014年经过了中华医学会认证的胸痛中心。谈及该中心的学科建造状况,刘惠亮教授首要说:“建造研讨型医院,更要树立研讨型的胸痛中心。”
随后他进一步介绍说,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树立今后展开了多项作业,取得了必定成果。他们首要完善和执行了各项胸痛中心的规章制度,定时举行包含急救系统(120和999)、急诊科、医院办理机关以及心内科、心外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席会议。在原有根底上,急诊胸痛、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形式愈加老练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刻(D2B)进一步缩短,现在可以到达70分钟左右,FMC-B时刻130分钟左右,极大改善急救功率和作用。其次加强和EMS以及区域内非PCI医院协作,争夺更多病例可以采纳绕行急诊方法。现在绕行急诊的份额为40% 左右,明显改善了医治作用;一起也采纳必定办法,确保介入医治的安全性,包含训练急救医生和家族说话、导管室护理和技师全员训练、术者到位后再次和患者家族交待病况等方法。最终全面改善胸痛中心建造,尤其是开发倍肯长途医疗系统并投入运用,树立了完善的胸痛数据库。胸痛数据库不只包含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也包含一般的胸痛病例。加强所触及区域医院和社区的健康教育,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了解胸痛医治的重要性和急切性;一起展开屡次医护人员的全员训练,遵循和执行最新的指南和医治战略实。一起,武警总医院胸痛中心也和其他医院胸痛中心协作,争夺构成多个胸痛中心的协同形式,进一步改善医治功率。
“可以这么说,在经过中华医学会认证后,咱们医院的胸痛中心在不断调整和改善中展开强大。”刘惠亮教授坦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咱们的胸痛中心展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要是医疗资源严重、人员装备缺乏,许多医护人员身兼数职,面对深重的医疗作业和压力,下一步可能会在人员装备和协作进步一步优化。并且,咱们的胸痛中心数据库还有改善的空间,首要是各个要害时刻节点的记载和统计剖析功用还需求进一步改善;区域协同的医院还需求加强协作,确保转诊病例顺畅交代。未来,咱们会在建造研讨型胸痛中心的路子上,持续尽力,争夺越做越好,不孤负广阔患者的深切信赖……”
采访临完毕时,刘惠亮教授的论题又回到了这次大会上,他寄语一切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愿金秋的北京可以给咱们留下一个夸姣的形象,也衷心希望参会代表们可以学有所得。让咱们携起手来,一起推进心血管病学的展开,尽力呵护与完结‘健康心脏·夸姣生活的夸姣愿景!”
专家简介
刘惠亮,现任武警总医院医疗副院长、武警部队心脏病研讨所所长;少将警衔,主任医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享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率先在国内展开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医治、分叉支架植入术,药物涂层支架医治冠心病、三腔起搏器医治顽固性心衰等10余项新技能和新事务,其效果及成功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特别是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医治到达国内领先水平。曾获戎行出色专业技能人才奖,戎行优异专业技能人才一类岗位津贴,武警部队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荣立二、三等功五次。在国内外宣布论文120余篇,其间SCI录入20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获三军、武警科技及医疗成果奖23项。担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冠心病和先心病介入训练基地训练导师、我国红十字会理事、我国医疗保健世界沟通促进会常务理事、我国研讨型医院学会榜首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我国研讨型医院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医生协会心血管内科医生分会常务委员、我国医生协会心血管内科医生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国晚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北京医生协会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分会副会长、三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警部队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位;兼任十余种专业期刊编委及常务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