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洪++++++柳翠萍++++++刘江++++++刘建平
[摘要] 意图 评论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效果。 办法 回忆性剖析本院175例小儿院前急救病例,将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训练前(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将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训练后(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查看其时转运到医院交代记载,计算两组成功率。回忆性选用多名医师评论办法剖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标准存在缺点,计算两组标准率。 成果 甲组75例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利8例(11%),急救过程中标准66例(88%),不标准、存在缺点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利6例(6%),急救过程中标准95例(95%),不标准、存在缺点5例(5%)。 定论 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能够进步小儿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对标准小儿院前急救有必定效果,值得临床推行。
[要害词] A、B、C理念;根本技能;小儿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 R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91-03
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对心搏呼吸骤停需心肺复苏根底生命支撑(BLS)的经典陈旧论题,已被一切医护人员所掌握,但笔者以为A、B、C对一切高危患者,包含心搏呼吸未停危重患者亦有重要含义,特别是在院前急救这一特别环境的特别集体中有其重要含义。根本技能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具有的根本业务素质,将根本技能落真实患者身上尤为重要。本科于2010年2月以来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获得必定效果,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挑选2008年1月~2014年2月本院小儿院前急救病例175例,根据时刻点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75例分为甲组,2010年2月~2014年2月100例分为乙组,两组病例当选标准均按世界医治分类为赤色区域患儿,甲组75例,年纪0~14岁,其间小儿呼吸道疾病21例(28%),交通事故、外伤15例(20%),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2例(16%),小儿惊厥8例(10.7%),溺水6例(8%),异物吸入4例(5.3%),其他9例(12%)。乙组100例,年纪0~14岁,其间小儿呼吸道疾病26例(26%),交通事故、外伤22例(22%),腹泻病伴中重度脱水14例(14%),小儿惊厥10例(10%),溺水9例(9%),异物吸入5例(5%),其他14例(14%)。两组研讨政策的一般材料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办法
本科在2010年1月在科室进行小儿院前急救评论,对根本技能进行标准化训练,并根据本院的实践状况制定相应流程,于2010年2月开端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经实践4年,将使用A、B、C理念及尽早正确施行根本技能前后(甲、乙)两组病例,查看其时转运回本院的交代记载,送到医院时有生命体征定为成功,无生命体征或途中逝世定为失利。回忆性选用多位医师剖析两组急救过程中是否标准存在缺点,计算两组的成功率和标准率。
2 成果
甲组75例中院前急救成功67例(89%),失利8例(11%),急救过程中标准66例(88%),不标准、存在缺点9例(12%);乙组100例中院前急救成功94例(94%),失利6例(6%),急救过程中标准95例(95%),不标准、存在缺点5例(5%)。乙组急救成功率、标准率显着高于甲组。
3 评论
3.1 A、B、C理念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含义
院前急救患儿多为突发、病史多不详、环境杂乱、辅佐查看缺如,确诊一时不明,但要求在有限时刻内赶快施行有用救助,如处理不妥,可能会失掉抢救时机,构成不可逆损伤,乃至引发医疗胶葛,在这一特别状况下,有时医师不知道怎么处理患者,应该先做什么,最该处理什么临床问题,笔者以为,在这种状况下无论是哪种疾病、小儿状况怎么,均应遵从A、B、C,把A、B、C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问题来处理,任何处理均应建立在A、B、C之后。任何患者均应首要开放气道,坚持杰出的呼吸、杰出的循环,院前急救只要首要做好A、B、C三点,才可能抢救小儿生命,或为之发明其他更多医治时机。A政策为晓畅气道,施行办法:摆体位,铲除异物;办法开放气道;口咽通气管;喉罩;气管插管(必要时)。B政策为有用呼吸,保持必定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施行办法:鼻导管、头罩给氧;必要时仍需气囊面罩通气或机械通气。C政策为杰出循环,保持重要脏器灌注;施行办法: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止血,输血,胸外按压(必要时)。
3.2 根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含义
到达某一政策的办法有许多种,医护人员应尽可能掌握院前急救更多根本技能技能,许多院前急救经过简略、有用、及时的根本技能处理,有可能抢救小儿生命或为之赢得更多抢救时刻,或进行手术的时机,根本技能为“三基”中心,有时不需要更高医疗技能及贵重医疗设备即可到达政策。
常见根本技能技能,其间一般技能包含办法开放气道、摆体位、铲除异物、一般氧疗技能、包扎、止血、固定、转移。更深一步技能:液体容量复苏、气囊面罩通气给氧、环甲膜穿刺、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气管插管是最牢靠的通气途径,但气管插管的操作在儿童较困难,且有可能发作并发症。所以只能由受过儿科急救训练、有杰出插管经历者才干操作[1],且在抢救中假如没有给患者通气时,千万不要重复地测验气管插管,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的两种通气办法具有相同医治效果[2]。挑选插管通气办法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转运到医院急诊所需的时刻和急救人员的实践经历进行断定,急救人员有必要熟练掌握给氧的操作技能。低氧血症及低血容量是可防止的危及生命的首要危险要素,有必要及时发现并活跃医治。儿科医师还应掌握王一镗教授引荐的异物卡喉海姆立克(Heimilich)办法[3-4],这些根本技能要害时可挽回患者的生命。现代医务工作者在掌握高科技医疗技能一起,切不可忘掉根本技能操作技能。endprint
3.3 A、B、C理念及根本技能在小儿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真实以患者为中心,将A、B、C理念及根本技能真实落实到患者身上。在实践临床工作中,仅停留在理论上、模拟人上,未真实落实到患者身上并不罕见,要掌握到达政策所要采纳的办法,保证采纳办法的正确性,并遵从:评价→决议计划→施行→再评价→再决议计划→再施行的程序,切忌一种办法究竟,不评价有用性。一般30 s~2 min评价一次,一种办法达不到政策应及时替换另一种办法办法。
要掌握快速评价小儿气道、呼吸、循环、认识根本的办法。评价应在2 min内完结,经过患儿哭声、问话、调查小儿面色、呼吸是否吃力,即可快速评价小儿气道、呼吸;经过血压测定、毛细血管再充盈时刻,数6 s心率或脉息(6 s心率×10=1 min心率)即可快速评价小儿的根本循环功用,对小儿血压测定有困难时可经过接触脉息来开端估量,笔者的经历是接触到桡动脉息动收缩压≥70 mm Hg,接触到肱动脉息动收缩压≥60 mm Hg,接触到股动脉息动收缩压≥50 mm Hg;对认识评价可选用AVPU系统评价:清醒(awake,A),对言语指令有反响(verbal response,V),对痛苦影响有反响(painful response,P),无反响(unresponsive,U)。
建立时刻就是生命,生命就掌握在你手中的理念。院前急救应遵从快速、简略、安全、有用准则,快速问询病史,快速评价病况,及时有用现场救助,切忌在问病史、查体上耗费有用时刻和决议计划优柔寡断,如新生儿心率<60/min,婴儿或儿童心率<60/min伴灌注不良已是胸外心脏按压指征[5],评价病况后决议计划决断。应遵从现场评价、现场救助,先救后搬(除环境不允许外),待病况根本安稳后再转运,切忌盲目转运,最好与患者、家族或当事人进行简略病况交流奉告转运危险,并实行书面定见签字,以防止发作不必要的胶葛。
加强医务人员的训练,遍及急救常识,科学构建急救医疗系统。儿童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效劳系统中首要部分之一,院前急救包含现场急救、院前转运、发动院前急救医疗效劳系统,科学构建我国小儿急救医疗系统是广阔急诊急救从业人员义无反顾的历史使命[6-7]。我国儿童急救系统在直辖市和各省已根本构成规模化,部分儿童专科医院具有院前急救系统,参加院前转运,可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儿童急救系统的开展史,各地急救系统的形式和开展程度很不共同,医疗标准没有根本共同[8]。现在边际区域医护人员对新的急救常识和技能了解甚少,我国大多数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儿科急救技能训练,因而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儿科高档生命支撑(PALS)训练和初级伤口救治训练及高档伤口生命支撑训练火烧眉毛[9-10],其次加速完善一致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治疗(技能)标准[11]。据签到院外心跳骤停(CA)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2%~9%,而院内存活率可达18%, CA后开端CPR的时刻越晚,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越低,开端时刻对预后至关重要[12]。因而对群众非医务人员遍及急救常识,以便目击者第一时刻进行根本生命支撑,对患儿的终究康复非常重要[13-14]。前期损伤防备、前期心肺复苏、前期发动急诊医疗效劳系统、前期高档生命支撑、复苏后归纳救治5个环节[15]构成了儿科患者的生存链,只要掌握好每个环节,才干保证急危重症患儿与伤口患儿得到及时有用救治,构成真实含义上的“生命绿色通道”。笔者以为小儿院前急救应遵从A、B、C理念及加强根本技能技能操作,加强对医护人员“三基”训练及“适合技能”训练,并将“三基”及“适合技能”真实落实到患者身上,这样有助于进步院前急救水平,对推进急诊医疗效劳系统的开展起到必定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莹.儿童心肺复苏期间与复苏后通气战略[J].我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5-7.
[2] 黄国英.儿科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能出版社,2008:598-60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能操作标准,急诊医学手册[M].北京:公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4.
[4] 王一镗.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2-23.
[5]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8:444-446.
[6] 武秀昆.从“两个系统”建造的开篇说起—院前急救组织的功能定位与规划规划[J].我国急救医学,2010,30(1):1-4.
[7] 武秀昆.从战略高度科学构建我国的急救医疗系统[J].我国急救医学,2012,32(1):85-87.
[8] 陆国平,任晓旭,宋国维.我国儿童急救系统建造现状与开展考虑[J].我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1):23-27.
[9] 王莹,钱素云,李壁如.我国儿科高档生命支撑训练现状与推行含义[J].我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9(2):189-191.
[10] 杨子初.遍及“高档伤口生命支撑”训练进步医护人员灾祸应对才能[J].我国急救医学,2009,29(11):1032-1035.
[11] 刘春峰,宋国维,钱素云.加速完善一致的儿科急/重症疾病的治疗(技能)标准[J].我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 20(1):1-3.
[12] 陆国平,程晔.复苏后归纳征得预后判别及相关要素[J].我国有用儿科杂志,2013,28(6):415-418.
[13] 王一镗.再论开展我国急诊医学重要政策之一三分进步、七分遍及[J].我国急救医学,2010,30(2):97-98.
[14]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5:486-490.
[15] Trarers AH,Rea TD,Bobrow BJ,et al.CPR Overview: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 cular[J].Circulation,2010,122(18):S676-S684.
(收稿日期:2014-03-05 本文修改:林利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