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不一定成功

医美
婚育与健康
2019年09月12日 02:47

...孩子努力而不是聪明

求职应聘,许多人认为机遇总是属于那些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才。因此,往往还未应聘,他们在心理上就已落聘!

1986年,美国UTstarcom(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海归吴鹰曾应聘一位著名教授的助教。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收入丰厚,又不影响学习,还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资讯。当吳鹰赶到报名处时,那里已挤满了人。

经过筛选,取得报考资格的各国学者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实在渺茫。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主考官的情况。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弄清内幕——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过了!”他们纷纷宣告退出。

与吴鹰要好的一位朋友劝他:“算了吧!把精力分出来,多刷几个盘子,好歹挣点儿学费!”但吴鹰还是如期参加了考试,最后,终于坐在了教授面前。他很放得开,完全融入到助教这个角色中。

“OK!就是你了!”教授给吴鹰一个肯定的答复后,又微笑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录取你吗?”吴鹰诚实地摇摇头。

“其实你在所有的应试者中并不是最好的,但你不像你的那些同学,他们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是再愚蠢不过了。你们是为我工作,只要能给我当好助手就行了,还扯几十年前的事干什么?我很欣赏你的勇气,这就是我录取你的原因!”

后来,吴鹰听说,教授当年是做过中国军队的俘虏,但中国士兵对他很好,根本没有为难过他,他至今还念念不忘。

无论是求职还是干一番事业,自信心都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天赋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今,吴鹰公司的股票市值已达70亿美元,他被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人之一。

吴鹰承认,当初求职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教授 糊涂账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