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摘要]意图评论上颌窦潴留冲刷医治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效果。办法挑选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医治组40例,选用潴留冲刷;对照组40例,选用一般鼻腔冲刷。2个月后对一切患者进行鼻内镜查看及上颌窦CT扫描查看,点评术后上颌窦病变康复状况,对医治效果进行比照剖析。成果医治组中34例治好,2有用,4例无效;对照组中10例治好,11例鼻腔仍有脓性分泌物,窦腔内水肿或有囊泡构成,8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窦口变小或粘连,11例有不同程度鼻塞、鼻腔显着分泌物及窦腔黏膜水肿。医治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定论上颌窦潴留冲刷医治真菌性上颌窦炎效果显着优于一般鼻腔冲刷。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病;医治;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2)12(a)-0048-02
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从病理学视点分为两大类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和侵袭型鼻及鼻窦炎。近年来跟着CT及鼻内镜的广泛性运用,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往往在体检中发现,医治趋于前期,发现病例绝大部分由上颌窦开端,较晚病例可累及多窦及眼眶,该类患者术后病变易复发。本组病例首要研讨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处理,选用潴留冲刷办法下降术后病变复发,进步效果。现报导如下:
1材料与办法
1.1一般材料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就诊的8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讨,其间,男35例,女45例,年纪20~60岁,均匀40岁,病程2~30年,均匀16年;鼻内镜查看发现中鼻道多量乳白色分泌物伴鼻腔外侧壁内移或中鼻道息肉构成。其间,中鼻道息肉10例,中鼻甲反向曲张15例,鼻腔外侧壁内移5例;一切病例病例均行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发现上颌窦内密度增高伴有钙化斑驳构成,伴有鼻息肉的病例上颌窦呈云雾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1.2办法
医治组40例,功用性鼻内镜(FESS)术后选用潴留冲刷,鼻内镜下从上颌窦天然开口将双腔气囊导管(可用“8”号双腔导尿管)置入上颌窦,充气翻开气囊,固定于上颌窦内,另一腔用于冲刷,一起气囊堵塞上颌窦开口可起到潴留效果。对照组40例,FESS术后选用一般鼻腔冲刷。分组比照调查随访2个月调查效果。一切病例选用鼻内镜查看及上颌窦CT扫描查看点评术后上颌窦病变康复状况比照剖析医治效果。
1.3效果点评规范
依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拟定的效果鉴定规范[1],治好:症状消失,内镜查看窦口敞开杰出,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好转:症状显着改善,内镜查看见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安排构成,有少数脓性分泌物;无效:症状无改善,内镜查看见术腔粘连,窦口狭隘或闭锁,息肉构成,有脓性分泌物。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8.0软件剖析数据,进行秩和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含义。
2成果
医治成果2个月后选用鼻内镜鼻窦内黏膜查看及副鼻窦CT状况为规范判别预后。医治组中34例窦内黏膜康复杰出,无水肿无囊泡无脓性分泌物,2例窦腔黏膜水肿仍有脓性分泌物,4例患者呈现窦口粘连;对照组中10例窦内黏膜康复杰出,无水肿无囊泡无脓性分泌物,11例鼻腔仍有脓性分泌物,窦腔内水肿或有囊泡构成,8例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窦口变小或粘连,11例有不同程度鼻塞、鼻腔显着分泌物及窦腔黏膜水肿。见表1。
医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0)。医治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
3评论
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或真菌培育,以曲霉菌为首要致病菌[2]。曲霉菌是人类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吸入空气中的曲霉菌孢子可致鼻窦曲霉菌病[3]。真菌性鼻及鼻窦炎,临床上常其分为非侵袭型和侵袭型两类,其间非侵袭型相对较多,好发于成年女人[4]。本组搜集病例归类于非侵袭型。病变尚局限于上颌窦内。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医治首要是消除病灶及部分用药冲刷。
鼻腔冲刷这种医治办法被广泛的应用于鼻腔及鼻窦的各种疾病的医治。其效果及机制与进步黏膜纤毛功用等要素有关[5]。盐水洗鼻近年来较为发起。关于盐水的成分一般以为生理性海水或2%~3%的高渗盐水较好,欧洲鼻窦炎鼻息肉医治意见书及我国缓慢鼻-鼻窦炎确诊及医治攻略(2008.南昌)中均引荐运用3%高渗盐水冲刷医治鼻窦炎。一般盐水量大于200~250mm方能对鼻腔鼻窦有清洁效果,但因为生理特点、解剖结构约束进入鼻窦的量依然很少,有些患者运用加大冲刷量和时刻以到达冲刷鼻窦的意图,但因为高渗盐水对鼻腔的部分影响和反响较大,患者呈现不良反响加剧,呈现部分影响,鼻出血、耳痛、鼻腔炙烤感,并不能耐受,关于冲刷时刻包鹏飞等[6]为评论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及效果时刻对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而进行试验研讨,成果标明黏膜上皮细胞核质份额和祼核细胞呈现率与高渗盐水浓度和效果时刻呈正相关,且黏膜上皮细胞对高渗盐水浓度低于2.7%且效果时刻在20min内具有耐受现象。超越此规模对细胞可发生较严峻的损害,故冲刷时刻操控宜在15~20min可到达杰出效果不发生严峻副效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冲刷,以往有上颌窦穿刺用地塞米松、0.9%氯化钠溶液或制霉菌素冲刷等办法。操作费事、患者苦楚,现用高渗盐水鼻腔冲刷,对上颌窦内黏膜病变触摸时刻过短、冲刷面积和力度受限,窦腔黏膜康复及水肿衰退不抱负。针对改善高渗盐水从鼻腔进入上颌窦冲刷的办法运用和研讨的不多。笔者收治的8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分红两组,别离选用高渗盐水潴留冲刷法和一般鼻腔冲刷法,冲刷2个月后,选用鼻内镜鼻窦查看和副鼻窦CT扫描调查,并比较窦腔黏膜愈后。因为高渗盐水在相应效果时刻对黏膜具有吸湿消肿,促进纤毛摇摆频率的效果,而上颌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特性类似。给予上颌窦黏膜充沛的时刻和效果面积,水肿根本衰退窦口粘连状况削减,效果显着。由此笔者考虑上颌窦冲刷不完全可能是导致真菌性上颌窦炎病变易复发的原因之一。一起气囊对上颌窦开口起到扩张和成形效果,术后窦口的粘连和水肿状况显着削减,关于术后防备粘连起到必定效果。
总归,对本组病例的调查研讨标明,上颌窦潴留冲刷法为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处理,供给一种新的方法,削减术后复发和粘连,进步效果,值得注重。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修改委员会.缓慢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效果鉴定规范[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
[2] 农辉图,李菊裳,黄光武,等.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治疗研讨(附51例陈述)[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7(1):3.
[3] 汪吉宝.鼻腔及鼻窦真菌病[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87,22(4):224-225.
[4] 黄选兆,王吉宝.有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6-1107.
[5] 于淑东,来俊英,韩飞.鼻腔冲刷的国内外研讨进展[J].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1):77.
[6] 包鹏飞,周敏芬,汤璧嘉,等.黏膜上皮细胞对高渗盐水的耐受性研讨[J].嘉兴学院学报,2010,6(5):29-33.
(收稿日期:2012-10-17 本文修改: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