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眼里的历史

医美
中老年健康
2018年06月24日 13:09

钱眼里的历史风云 你不知道的民国史

王新文

源于汉,兴于魏晋,盛在明清

民俗钱又称“花钱”“厌胜钱”或“压胜钱”。外形常与当时的古钱相仿,但却不能流通。花钱所展示的内容丰富,是不同时期民俗的缩影,并有如:祈福、镇库、馈赠、祝福、玩赏、配饰等众多类别,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花钱的图案五花八门,基本没有年号,也很少有通宝字样,反倒有“龙凤呈祥”“状元及第”这些吉利语,除文字外,还有宝剑、灵兽等图案,寄托着使用者的愿望。

花钱一般是用来佩戴的,中國古人有佩玉的风俗,但玉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买不起,而又想祈福消灾,佩戴写满愿望与祝福的花钱,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办法。

一般而言,花钱在逢年过节时可以当压岁钱,此外,进京赶考时,考生最好要戴上“连中三元”“文星高照”等;做买卖时,商人要戴上“招财利市”“黄金万两”;新人新婚时可以佩戴“龙凤呈祥”;而盖房上梁时,也要压上花钱,以保平安。

目前,很多专家都认为,汉朝是民俗钱诞生的时期。这绝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汉初,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趋于安定,由于趋利避害心理因素的作用,人们开始将铜钱制成“护身符”。

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民俗钱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民俗钱的品类反而不多。宋元时期,民俗钱又多了起来,也很有特点。北宋早期博戏之用的选仙钱,画面图案由诸仙组成,背面皆配有一首五言绝句,非常优美。如壶中仙词云:“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这充分折射出宋初人们注重精神修炼、渴望成仙得道的人文之风。

明清二代是我国民俗钱铸造大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传世和出土的绝大部分花钱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总体上以吉祥为宗。

钱眼里蕴藏商业史

“重农抑商”几乎贯穿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大部分时期,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明清时期这种禁锢有所缓解,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对财富的追求已经不是那么隐讳的话题,而这一时期,相关的民俗钱也逐渐丰富起来。

在这一时期,苏炉所产的民俗钱就有一款正面为“一本万利”四字楷书,后面则是宝瓶、罄、戟等组成的画面。据介绍,“瓶”与“平”谐音,“罄”与“庆”谐音,“戟”与“吉”谐音,寓意平安吉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德通宝”,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正德皇帝并没有铸造钱币。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正德通宝”,多为清代到民国时期铸造的花钱,又被称作“压胜钱”。清朝初期,人们为了渡海安全,才购买“正德通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虽然有海禁政策,但民间商人仍愿意冒险追求财富。除民间之外,官方与商业相关的花钱也多有发现。

钱眼里看科举文化

科举自隋朝创立以后,就成了当时很多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遂成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并构成了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进入明清社会以后,醉心于此道而无法自拔的读书人不计其数。

因而,这种思潮在民俗钱上也得到了具体生动的体现,“文星高照”“早登科第”“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独占鳌头”“五子登科”“位列三台”“一品当朝”等钱币就是追求科考、仕途顺畅的读书人的必备之物。

通过这些民俗钱,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一些科举文化。“文星高照”中文星指的是“文昌星”,被古人视为科举士子的守护神。古代科举竞争激烈,因此,因科举而兴起的魁星信仰、文昌崇拜盛行一时,特别是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普及,对于文昌帝君的崇拜更加普遍。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平安 三元 配饰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