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分析

养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20年08月13日 16:52

崔亚莉

[摘要]目的:研究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并评定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86例危重症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及脏器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升至(75.20±8.45)g/L、(32.68±4.80)g/L、(241.4±34.56)g/L、(115.23±21.56)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患者谷丙转氨酶、肌酐等脏器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为康复提供必要的营养,且不会对各脏器造成损伤,安全可靠,值得使用。

[关键词]肠外营养;危重症;白蛋白;肌酐

危重症患者免疫能力低下,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当机体出现感染,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危重症患者代谢异常,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储备营养大量消耗,使其体质迅速下降,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以改善其机体营养水平,提高免疫力为目的,对提高生存质量意义重大。我们将86例危重症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营养支持,取得良好效果,形成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取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男44例,女36例:年龄(23~79)岁,平均(46.5±5.7)岁;多发伤21例,脑血管意外24例,颅脑外伤14例,胸外伤8例,重症肺炎11例。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患者来院后于(24~48)h行肠外营养液支持。专业人员使用层流装置在无菌环境下完成营养液配置。营养成分均计算好比例,之后装入营养液输注袋。每日供给的非蛋白热量控制在(25~30)kcal/kg,使用输液泵将营养液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营养剂:脂肪乳剂(20%~3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钠液(10%)以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液、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营养指标水平及脏器功能指标水平。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脏器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Gr)、血肌钙蛋白(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搜集的数据均使用EXCEL(2007版)进行逻辑校对分析,之后录入SPSS14.O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

2结果

2.1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

患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见表1。

2.2患者治疗前后脏器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TNT、CK-MB、Cr、ALT分别为(1.62±0.30)ng/M1、(8.91±1.90)U/L、(90.18±19.21)umol/L、(42.10±11.80)U/L;治疗后TNT、CK-MB、Cr、ALT分别为(1.63±0.29)ng/M1、(8.90±1.88)IJ/L、(90.16±19.30)umol/L、(41.87±11.85)U/L: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3讨论

本组患者共86例,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均较低,普遍有营养不良状况,勉励能力低下,不利于康复。经肠外营养支持,其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均明显升高,分别为75.20±8.45)g/L、(32.68±4.80)g/L、(241.4±34.56)g/L、(115.23±21.56)g/L,前后差异明显,P<0.05,效果显著。危重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普遍存在,持续的炎症反应会扰乱蛋白质、糖代谢,进而形成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患者免疫机能乃至多脏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赵园报道:未采用营养支持的危重患者肌酐、谷丙转氨酶等水平明显更低,而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不仅不会对脏器功能造成损伤,反而能延缓脏器功能衰竭。本次患者经肠外营养支持,肌酐、血肌钙蛋白等脏器功能指标并未降低,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由此证明了肠外营养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肠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不会损伤其脏器功能,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蛋白质 营养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