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教育,让孩子做主

养生
家庭百事通
2020年05月13日 22:13

放手教育,让孩子做主

蒋祝立

在女儿的高中毕业典礼上,她被授予“上海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并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一直以来,女儿成绩优异,高考分数更是超过了复旦大学的录取线,亲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大家似乎都期待着我推荐几个靠谱的培训机构,最好能列出一张从几岁开始培养什么兴趣特长的列表供他们参考。但我和那些急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想的恰恰相反,一直以来,我很少干涉女儿的成长,任由她自然发展,我只在一旁静静守护。

尊重天性,让童年尽享玩耍的快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从女儿小时候起,我就把玩耍作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她蹒跚学步时对什么都好奇,我顶住家里长辈的压力,在确保她安全的前提下,任她自由探索。她三岁以前,我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陪伴着她,一有空就带着她出门到处玩儿。

女儿三岁的时候,跟着我们第一次坐火车。火车慢慢启动的那一刻,女儿趴在车窗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车窗外缓缓后退,还有疾驰而过的风景,脸上满是好奇。那一刻,我满心期待着这次旅行能让孩子“看看世界,增长见识”。

事实却让我失望了。女儿还小,刚走几步就嚷嚷着叫大人抱。吃过午饭才玩了一会儿,她就开始犯困,爱哭易怒。我和她爸爸带着她在几个景点之间走马观花,一路上被她弄得疲惫不堪,兴致全无。经过第一次并不“成功”的旅行,我开始反思:这样的旅行并不适合孩子,既然要玩,就要玩个畅快!

第二次出行时,我们调整了策略,以设施齐全的亲子酒店为主要目的地,去一两个距离酒店近、交通又方便的景点,减少游览时间和项目,多出来的时间让孩子在泳池中扑腾、在草地上翻滚、在沙滩边踏浪……时间在水花、清风和细沙中悠悠流淌,我们度过了一个个慵懒的午后。这种以“纯玩”为目的的旅行,看似“虚度时光”,却也有意外的惊喜。

寒假,我们带她去日本北海道旅行,她从没见过那么多雪,在雪地里玩了很久。开学后,老师让每个孩子画一画假期的见闻。女儿画了一栋日本民居,低矮的围墙外竖着一根电线杆,两层的房屋上还有接收电视信号的天线。老师点评说她很好地抓住了日式建筑的特点。我们只知道她在玩雪,却不知道她也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景物,并深深印在脑海中呢!

自主自律,让好习惯成为学习动力

女儿上小学的第一天,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以后你就是小学生了,学习是你的事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解决,不要依赖妈妈跟爸爸的帮助。”

有一次,女儿做完数学作业,让我帮她检查。我发现有三道题目做错了,告诉她:“你的作业里有错题。”女儿问:“哪里?就一题吗?”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让她找出来并更正。她顺利地找出了两题,还有一题怎么也找不出。我建议把错题留着让老师批改,女儿虽有些不情愿,但照做了。第二天,女儿根据老师的批改作了更正,由于印象深刻,那一类的题目她再没有做错过。

从那以后,女儿明白我在学习上给她的帮助会非常“吝啬”。久而久之,她向我寻求帮助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看见她在摆弄录音机,才知道原来老师布置的“默写”作业。以前课文短,她就把课文全部背出来,再默写一遍,所有的生词都包含在课文里了。那天的课文有点儿长,她打算读一遍录到收音机里,然后一句句听写出来。

虽然我是英语老师,但从没系统地教过她。我放心地把教授知识的任务交给了老师,并且坚信:如果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那她一定能跟上学校教育的进度。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上课专心、回家先做作业后玩耍、写作业前做好计划……女儿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只是班级中等。我不断告诫自己:既然已经在“紧紧盯梢”和“放任自流”之中选择了后者,就该安安心心做一个“闭着眼睛签名”的家长。在女儿的学习上,我并不看重结果,只要她努力了,没考好也没关系,努力给她创造“无压”的学习环境。

到了高年级以后,女儿的学习进步很快,这种进步很好地激励了她,在探究知识中获得的快乐,不仅培养了她的自信心,也成为比物质激励更加持久的学习原动力。

放下成见,让孩子成为主人

读高中时,寄宿生活让女儿的自理能力迅速提升。她加入了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课余生活十分丰富。在以前,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女儿总是第一个征求我的意见,到了高中却不愿意我插手她的事情。我突然意识到,女儿渴望“独立”,与其把她保护在家庭的羽翼下,不如教会她如何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

在她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有一阵子总是没精打采的,吃饭时匆匆扒几口就不吃了。我忍不住询问几句,被她以“没什么事”搪塞回来。

和女儿班主任联系后,我才得知其中原委:原来,学生会想要拍摄一部微型纪录片,此次的短片从出创意、写剧本,到表演摄制,以及后期的剪辑配音都要学生自己完成,女儿是“总策划”,很多事情都自己“担”了下来。恰巧那段时间又是文理分科的关键时期,女儿在课堂之外还要准备出国求学的英语面试。要做到两頭兼顾,谈何容易!

丈夫得知后,坚决要女儿以学习为重,我却更愿意听听女儿的想法。女儿也知道轻重缓急,但因为她对写剧本和表演很感兴趣,觉得这是枯燥学习之外的一种调节。当初是她主动请缨,如果临时“撂担子”实在失信于人。她一直瞒着我们,就是怕我们阻止她拍片。

女儿坚守承诺让我很是欣慰,于是,我建议她和老师商量,把拍摄短片的时间延迟到期中考试以后,剪辑、配音等后期制作的工作可以借助外部的力量,交由专业人员完成,节省下来的时间专心学习。女儿很认真地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有一天,女儿发了一条信息链接到我手机。我点进去一看,竟是她拍的短片,女儿担任编剧,并参演其中。我好奇地问:“最后是怎么拍的?”女儿神神秘秘地说:“采纳了一点你的建议,但不是全部!”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我是时候该放手了。

如今,女儿作为交换生前往瑞士学习。虽然不在我们身边,但我们和她的视频聊天反而沟通得更多了。女儿已经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独立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也对父母的养育充满感恩,常想着如何力所能及地照顾我和她爸爸。其实,对我们来说,她有这份心便足够了。

作家尹建莉的一段话引起过我的共鸣:“如果一个人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她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么他就会安全安心于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要做的只是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然后耐心期待成长中收获的惊喜。

(图片由作者提供)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家庭 好奇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