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陋习很伤人

养生
人人健康
2019年09月25日 17:25

中国式陋习很伤人

李云

2014年12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4名中国游客在亚洲航空曼谷至南京的航班上,与空乘发生冲突,向空乘人员泼方便面甚至扬言“炸飞机”,导致飞机返航。

国家旅游局13日晚间发出通知说,4名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严重扰乱了航班正常秩序,致使航班返航,影响了其他乘客的行程,涉事游客已受到罚款及支付赔偿的处罚。此事件系极个别游客所为,但已严重损害了中国游客整体形象。一时间,文明旅游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新年、春节假期接踵而至,又到了一个出国游的高峰时期,准备出国旅行的朋友都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行程。本刊提醒各位打算外出的旅游者,应该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它不仅是个人行为,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形象。而当我们以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形象和气质出现在外国人面前,尊重他人的风俗和习惯,才会赢得应有的尊重。

司空见惯的陋习

【旅游陋习】 每次节假日后,各旅游景点收获最多的是包括啤酒瓶、食品袋、卫生纸等在内成吨的生活垃圾,这已然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相比随手一扔的垃圾,对景区景物的乱刻乱画破坏力更加惊人。“到此一游”似乎已经成为旅游签名的固定模板,但凡是旅游景点,涂鸦随处可见。乱攀乱爬、乱踩乱折在不少景区更是举目皆是。在国外的车船、飞机、餐厅、商店、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都有国人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出国遇到需要排队等候时,很多国人没有排队的习惯,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

2014年4月,在泰国飞北京航班上,3名中国乘客因嫌对方吃饭声大,持用餐的刀叉互殴;2012年9月,在苏黎世到北京的一架航班上,两名中国乘客在飞机上因座椅调整问题大打出手,甚至还打了来劝架的乘务长,导致飞机被迫返航;而同年不到一周的时间,在四川航空塞班飞上海的航班上,两个乘客为了一个后排闲置座位打了起来,后来变成两拨人打架,飞机差点返航……

除了这些在航班上发生的“闹剧”外,国人不文明出游的行为屡屡被曝光:在国内,各大景区经常上演游客随意拍、随手丢、随处毁的行为,而在国外诸如“在埃及卢克索神庙上刻上到此一游”“在卢浮宫外的水池里洗脚”“埃菲尔铁塔下留言”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国人习以为常的在公共场合大声喧闹、不排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在引发当地民众反感的同时,也让同行国人倍感“脸红”。“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频现。

【驾车陋习】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直线上升,而各种各样的驾车陋习也随之成正比上升。滥用远光灯是据说最令驾车者反感的驾车陋习。每到入夜,扑面而来的各种刺眼的远光灯成了我们逐渐熟悉的一道“风景线”,很多测试表明,在对方远光灯的照射下,驾车者甚至连前方几十米的障碍物都难以察觉。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明知使用远光灯损人不利己,同时又反感他人使用远光灯,但相当一部分车主却在一边骂一边热情地升级自己的车灯,并把升级后的远光灯效果晒到网上。而最令行人反感的则当属乱鸣喇叭、不避让行人。驾车者在和行人遭遇时总将自己划到强势的一方。不少驾车者在过人行横道时基本不减速,甚至加速抢道,而无视车让人的通行规则。占用应急车道也在日常行驶中屡见不鲜。在不少高速路上,应急车道几乎成为不少车辆闲庭信步的私家高速路。有网友戏称,如果真的发生事故,救护车除非是坦克改装的,否则根本没有机会快速赶往事故现场。

【生活陋习】 除了“中国式过马路”,“扇形排队”也是一种颇有特色的排队方式。在太原市迎泽大街某站牌处,记者看到,随着公交车进站,等车人纷纷涌向车门,形成一个“扇形队伍”。上车后,刷卡占座更是争先恐后。除此之外,随意插队、哄抢各种公共物品、禁烟区吞烟吐雾、吐痰擤鼻等陋习更是不胜枚举。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公共场所随处抽烟,乱扔烟头,将瓜皮、果壳、纸屑、塑料袋随手就丢。在国外的一些旅游景点,已出现中文警示牌:“请勿乱丢果皮纸屑。”

心态反思

为什么我们一边痛恨这些陋习,一边却在重复着这些陋习?中国式陋习折射出了国人规则意识集体淡漠。在一项互动调查中,一位网友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有种“从众心态”,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傻,“随大流”最终造成了红绿灯形同虚设。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中国式陋习中蕴含着一种“成长的烦恼”心态:“自己开车时责怪走路的,自己走路时责怪开车的,大家想想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

还有网友表示,造成“中国式陋习”的,除了心态,还有很多现实性的因素。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并不都是行人的素质问题,因为相关制度设计不合理致使很多时候不得已而为之。如今车辆非常多,行人若等车辆走完再横过马路,一些地段几个小时都过不去,车辆右行应设红灯。再如随地吐痰,各地其实都禁止随地吐痰,但在禁止“随地”的时候,却没有可以让人放心吐痰的专用场所和标示设置。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表示,陋习屡禁不止,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很多现象,可通过长期的宣传引导、知识普及进行补课。也有专家认为,相比于城市化过程中,更为普遍的是“明知故犯”。而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的国民素质确实需要不断提高。

此外,还有评论指出,“中国式陋习”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理念或法理理念的错误,都是缘于“法不责众”的理念错误和诱导。

“向中国式陋习说不!衷心地希望种种陋习永远都是极个别现象。”网友“蓝田”说,“我们的心应当安静下来,但愿我开车时不要再讨厌行人,走路时也不要讨厌汽车,我将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陋习 生活 红绿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