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
王乔
【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府南金沙社区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5年8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不良反应率为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不良反应率为3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比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02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属于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够对心肌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充分舒张,使抗血小板凝集,对动脉硬化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另外,其可以保护血管内膜、改善心肌供氧[1]。为了对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府南金沙社区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5年8月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中有关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5.5±5.3)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4.7±1.6)年。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5.9±5.3)岁;病程5个月~17年,平均病程(4.5±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积极治疗。观察组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起始剂量为2.5 mg,对照组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起始剂量为5 mg。如果在服用降压药物第3周初血压仍未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则回医院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剂量调至5 mg,继续观察,期间如有任何不良反应及不适症状,随时回医院进行复诊。治疗期间禁用其他降血压、降血脂类药物,并及时治疗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超过20 mmHg或降至正常;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范围在10 mmHg~20 mmHg;无效:患者舒张压下降范围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压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表现为动脉压持续升高,并且因此而产生的心脑血管事件日趋增多。因此最新版的指南特别关注血压的达标,设立了晨起达标、平稳达标及长期达标的目标。何为晨起达标:采用的降压治疗方案或者服用的降压药物能够有效控制24 h血压,尤其是对清晨时段血压的控制;平稳达标:降压并非越快越好,应在数周至数月内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长期达标: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患者患病初期由于未表现出严重的高血压病症,极易被人们忽视,导致患者靶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对于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认识正在一步步加强,逐渐认识到血压控制平稳的重要性[4],这样能够大大降低血压的波动,从而对组织器官产生最为有效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良好,并且其降压较为平稳,安全性高。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能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恢复正常,减轻肾损害,降低尿蛋白[5],从而对高血压合并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它还能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相对于以往的降压药物,其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从而能够应用于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同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可调节血压的昼夜节律,避免心血管系统长时间处于高血压负荷状态,减少异常血压节律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来达到降压的效果,并且1次/d能24 h持久、平稳控制血压,使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获益,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非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其与钙通道的相互作用决定于它和受体位点结合和解离的渐进性速率,因此药理作用逐渐产生。从疗效来讲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是无差异的,但是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副作用要小于苯磺酸氨氯地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不良反应率为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不良反应率为3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连英.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福辛普利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06:49-50.
[2] 陈 玲.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2:5140-5141.
[3] 柴文静,耿 雪,崔 炜.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5,11:1240-1250.
[4] 陈 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比马来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05:7-9+13.
[5] 李芙蓉,刘力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08:613-618.
本文编辑:孙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