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十误区

疾病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09月13日 09:05

邬时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因此,吃药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必修课”。然而,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能力将会降低,药品不良反应也会增多。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老年人用药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稍有不适就用药

老年人有时身体不适,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因为有些不适是由于年龄增长而引起器官、组织退行性改变的结果,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药物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不要身体稍有不适而立即服药,即使服药,也要去医院诊治,对症下药。

误区二:吃药跟着广告走

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广告忽悠,也容易听信别人的介绍,购买药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械。

对广告一味轻信,容易上当受骗。老年人生了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和他人宣传,以免延误病情。

误区三:吃药凭经验

或许是“久病成医”,或许是从媒体上积累了一些用药常识,很多老年人认为服药只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或按照一些“指点”,不需要经过医生诊断就可到药店配药,有的甚至到医院向医生点名开药。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妥。如果什么病都凭经验服药,那样会延误病情。

误区四:贵药就是好药、新药

很多老年人认为,药品的价格越贵疗效越好。实际上,药价的贵贱与疗效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药价的贵贱,不是根据药物对某一疾病的疗效而定,而是根据其原料成本、工艺过程、销售环节等因素决定的。而不是说价格越高,疗效也就越好,应视情况而定。更何况,一些价格较贵的新药面市不久,医生还缺少临床经验,药师缺乏用药经验,对其疗效还不太清楚,病人不能一味依靠新药治疗。

误区五:多种药一起吃

药品混合用时,一种药品可能会对抗另一种药品的功效。因此,有些药物需要隔开一段时间服用。

另外,有的药物必须在规定时间服用,如果不按照规定,药品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如治疗糖尿病的优降糖应饭前半个小时服用,二甲双胍应饭后服用,拜糖平应在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其他药物也有饭前、饭后、空腹、睡前等服用时间的规定。

误区六:去多家药房买药

有的老人感到挂号比较麻烦,于是就去药店买药,还有的到不同的药店买药,或选择品种,或比较价格。但是,买药尤其是买多种药的时候,最好到一家药店,其药师能够注意到你所购买的药物之间是否可能产生副作用。

误区七:不按规定剂量服药

老年人有惧怕服药的心理,认为用药剂量或品种多,会有害身体健康,就自作主张减少药品剂量或品种,也有的老年人根据身体状况时停时服。

服药有个依从性的问题,有的药品不是可以随意减少剂量或随意停服的,这样会降低疗效或使病情反弹。如需减少药品剂量或停止服药,应事先听取医生的意见。

误区八:体检前停止用药

一些老年人在体检前为了能够真实反应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就停止服用每天必须服用的药品。也有怕药物代谢会影响血液生化检查,在体检当日或前一日不吃药。

体检不应当只是单纯为了检出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患者或有高危因素的人坚持正确治疗及预防。所以,在进行体检前,受检者应详细告知医生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情况,例如是否吸烟、饮酒、有无家族史、既往患病情况、目前服药情况等。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清楚其高血压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包括加减用药剂量、调整用药品种等,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的病史陈述要尽量做到客观、准确,不要遗漏重要疾病,患其他慢性疾病正在服用治疗性药物的患者,也应该这样做。

误区九:中药没有副作用可随意服用

传统医药从来就不否定中药具有毒性,而且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比较深刻。在目前的国家药典中,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外,将有毒的药物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药物还注明了其肾毒性、肝毒性等。

误区十:酒后服用药物

尽管酒和药是亲密的“亲家”,而且繁体字“醫”字都离不开酒,但是很多药却同酒不太“和睦”,有的还大唱反调。

常用的安眠药,如安眠酮、常可眠、本巴比妥等酒前酒后服用,都可引起中毒。精神安定剂氯丙嗪等,酒前酒后服用也会产生药物与乙醇的毒副作用,轻者使人昏昏欲睡,重者造成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而死亡。

除此之外,服用阿司匹林、抗心绞痛药、降压药、降血糖药、抗过敏药及利福平等也应忌酒,以免产生胃出血、血压过度降低或血压骤升、肾损害、肝中毒等现象。由于酒精有一个代谢过程,所以喝酒的人应在服上述药物前的1~2日禁酒,在停药后3~4日内也不要饮酒。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药物 老年人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