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比较

疾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09月08日 06:06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陈杰

【摘要】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不用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和早期炎症反应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9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研究要求的178例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均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如抗凝、抗心肌缺血,对照组89例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加大剂量,口服40 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2、IL-6、IL-10等炎症指标的水平,评估两不同剂量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两组的炎症指标的水平均向正常范围恢复,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梗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加大剂量不仅使炎症水平降低明显,而且安全有效。

【关键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9..02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主要是在CAHD基础下,由饮酒、过劳、便秘等诱发,而炎症反应的激活对心梗也是一大威胁因素。发病时的突出症状为胸骨后疼痛、压榨性疼痛,且疼痛多持久、剧烈,伴烦躁、恐惧的情绪和濒死感,临床上易并发心衰、休克、心律失常,严重时危害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已有镇定止痛、PCI、调整血容量、药物等治疗方案,其中阿托伐他汀为治疗的有效药物,临床应用广泛,它除了发挥降血脂作用,还具有消除炎症、抗凝等功效[1],本研究通过对AMI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探究不同剂量对疾病的疗效和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入选对象为2015年03月~2016年09月期间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且同意研究的患者17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89例,男56例,女33例,年龄40~74岁,平均(60.8±5.8)岁,前壁广泛梗死49例,部分梗死40例;观察组89例,男54例,女35例,年龄42-75岁,平均(61.2±5.9)岁,前壁广泛梗死47例,部分梗死42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入选、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胸痛持续0.5h以上,CK-MB、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ST段抬高、ST-T动态变化[2]。排除:其他系统、脏器有疾患的患者,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研究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对症的常规治疗:吸氧、持续心电监护、绝对卧床、服用?阻滞剂、硝酸甘油等;此外,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及服用过程中,应注意低胆固醇饮食。对照组:口服20 mg/d;观察组:口服40 mg/d。1周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采取患者入院第2日及治疗4个疗程后的空腹静脉血检测以下指标:hr-CRP、IL-2、IL-6、IL-10。

1.5 疗效判定[3]

将疗效分为三等。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显著,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正常;有效:症状体征缓解,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基本恢复;无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缓解,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病情与治疗前无异,甚至病情恶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炎症指标比较

比较治疗前两组的炎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的炎症水平,观察组指标改善都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比较

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经比较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肌梗死的多发人群是中老年人,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供血区持续、严重的缺血,从而导致较大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缺血有以下原因:粥样斑块积聚管腔造成狭窄,斑块继发病变,冠脉痉挛;此外,在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在情绪激动、血压快速升高等的诱导下心肌负荷增加,在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AMI在欧美常见,研究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发生AMI的患者约150万,我国近年来发生率也明显上升,每年至少新增50万[4]。由于AMI发病有持续、剧烈的疼痛,且不易被硝酸甘油缓解,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治疗都造成威胁。

AMI发病突然,应及时发现,尽早治疗,避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对AMI的治疗,临床遵循拯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心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原则,本研究通过他汀类药物对AMI患者进行治疗,探讨不同剂量对疗效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阿托伐他汀与HMG-CoA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其争夺结合位点,以此降低酶活性。HMG-CoA是形成胆固醇的不可少的因素[5]。研究显示,血浆中TC、LDL-C、apo B的水平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创造条件,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HMG-CoA还原酶在肝脏被阿托伐他汀抑制,使TC、脂蛋白水平下降,同时促进LDL的摄取和代谢,改善内皮功能,溶解血栓,因此,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抗炎作用[6]。hs-CRP作为炎性标志性,对评价AMI的发生发展、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升高提示病灶扩大;IL-2和IL-6水平的升高不止加重心肌损伤,还是炎症介质起作用的诱因;IL-10对自体免疫有抑制作用,避免缺血心肌发生再灌注损伤,保护梗死病灶[7]。研究中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患者以上指标均向正常水平改变改善,但加大剂量的效果更加显著,尽管如此,是否加大剂量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佳治疗效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炎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发挥降脂、抗炎作用,是治疗AMI的有效药物,且不同剂量对AMI的治疗效果有差异,大剂量用药不仅对炎症改善显著,而且疗效佳、预后好,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杨小东.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0):96.

[2] 张志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6,37(10):2529-2530.

[3] 陈利君.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医药前沿,2016,6(28):169-170.

[4] 严文英,贾小民,冉丽如,等.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7):277-278.

[5] 苏良献,黄杰雄,苏荣斌.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9):668-671.

[6] 岳 龙,王京坡,张 静.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1):3474-347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炎症 疗效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