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临床疗效对比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08月31日 18:55

肩胛骨骨折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的分析.pdf

王金石

【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n=45)和对照组(实施非手术治疗,n=45),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肩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9%较比对照组26.67%明显偏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手术;非手术;肩关节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锁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一般情况下由运动、交通事故等跌倒后肩部着地或上肢撑地的间接暴力导致[1],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等,其发生率约为全身骨折的5%,而其中锁骨中段骨折占锁骨骨折的80%。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非手术治疗,包括绷带悬吊、石膏固定等,其治疗无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效果肯定,但对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治疗效果一直备受争议。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一旦发病,不但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有报道指出[1],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为理想。基于此,本文选择了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分别予以不同方法治疗,选择最佳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治疗方案,现将详情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我院骨科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共計90例。其中男46例、女4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1岁至53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7.33±5.26)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49例、占54.44%,跌倒29例、占32.22%,高空坠落12例、占13.33%。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构成差异经SPSS21.0计算后P>0.05。

1.2 方法

观察组45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颈丛麻醉/臂丛麻醉处理,帮助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后将患者的肩部垫高,保证手术视野的充分显露,对患者骨折部位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情况,针对伴有粉碎性骨折表现的患者,手术医师需要整复骨折碎片[2]。结合患者骨折的具体部位及类型,采用锁定钢板、克氏针对其予以固定处理。术后采用三角巾对患肢进行悬吊,时间控制在7-14d。结合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耐受程度,指导患者科学的进行功能锻炼,待患者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材料。

对照组45例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在患者的腋窝处放置棉垫,采用手法复位“∞”字形绷带外固定治疗,结合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在6-8w后解除绷带,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适度的功能训练,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骨折尽快愈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等疾病临床表现彻底消除,骨折部位愈合良好;有效: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等疾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和控制,骨折复位≥8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

1.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束后,将9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形成全部实验数据录入至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中予以处理和计算,两组间实验数据差异以P<0.05作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判定依据。

2.结果

实施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实施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的临床总疗效为77.78%,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组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偏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锁骨呈“S”型,其横架于胸廓前上方,在连接上肢、支撑肩胛骨、保证上肢的灵活运动发挥重要作用。锁骨中段因骨质较薄、较窄,是解剖结构弯曲和力学的过渡区,且无韧带或肌肉附着,其骨折发生率一直较高。一般认为,锁骨局部血运丰富,骨折容易愈合,非手术治疗可作为第一选择,因其治疗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病程时间短,且功能恢复良好。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进步,许多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非手术治疗常采用前臂悬吊制动、“∞”字形绷带固定、石膏塑性固定等外固定方法,存在固定稳定性较差、绷带易压迫神经血管等弊端,往往导致骨折不愈合、复位不良、畸形愈合、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为主[4],不仅使患者饱尝痛苦,还导致患肢功能受限。目前,锁骨中段移位骨折主要以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为主。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5],手术固定作为锁骨中段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符合患者生理需要等优点。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结合本次实验内容,我们选择了90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所得结果显示,实施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实施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的临床总疗效为77.78%,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组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偏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足以证明,针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比非手术治疗更具有优越性,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更加符合临床治疗的需求,预后效果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龚骏.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5(32):52-53.

[2]许宁宁,吴冰,熊发明等.经皮锁定钢板与非锁定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3):7825-7827.

[3]王端勋.对比经皮微创锁定重建钢板与传统开放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疗效[J].中外医疗,2015,34(27):76-77.

[4]李森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对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84-85.

[5]杨淮河,肖波,俞新胜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5):531-532.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研究进展 相关性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