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人为何而战

疾病
养生保健指南
2020年08月30日 20:08

付家豪

当代军人是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战斗。那么,中国古代的军人又是为何而战呢?

夏商西周时期是为“天命”战 据说,夏启在与有扈大战前夕,曾经召集六军的将领,向他们宣布:“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意思就是,有扈公然违逆五行之天理,背叛天、地、人之正道,上天要断绝他的命数,我现在只能遵天命来讨伐他。

还有商汤在伐桀时,也曾在誓师大会上宣称:“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为“民”而战 《论语》云:“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认为,用没训练过打仗的民众去迎敌作战,叫做抛弃他们。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思想,在《告子下》中说:“不教民而用之,是谓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可见,“民”当时在统治者考虑作战时已有了“考虑”。

而《吕氏春秋》更是公开宣告:“今兵之来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仇而顺天之道也。”

秦代是为“正义”而战 《尉缭子》是秦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它记载“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也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

两汉时期是为保卫边境的安定、国内的安宁而战 结合当时国家内忧外患的处境,当时的军队主要是为了抗击来自边境匈奴的袭扰,以及压制国家内部的诸王之乱和农民起义的威胁。例如,卫青抗击匈奴七战七捷,霍去病“封狼居胥”等,都是当时抗战的真实写照。

唐宋时期是为荣誉而战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曾派当时的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出同他一起打天下的24位元勋的图像,按功勋大小依次排列。后来其他的皇帝多效法,将功勋卓著的功臣绘成图画予以表彰。以此来推动大家为“荣誉”而战。

辽金元时期是为“汗”而战 统治者利用多种方式灌输“忠汗”的思想,“汗权神授”,使当时的人们认为“汗”的前途和利益就是他们的前途和利益。因此,处于对“汗”的尊敬而紧跟着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即使在最为艰难的时候也不溃散。

明清时期是为爱民保民而战 例如,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各部“加爱于民”,明中叶的戚家军也要求各级将士“卫国保民”,晚清名将曾国藩要求部下团结如一家。体现最明显的当属太平天国农民军,他们起义的目的就是为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时期 天命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