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08月20日 18:3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

刘彩华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前言

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模式,是针对危重新生儿持续护理、复杂的外科干预和持续的呼吸支持等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重点是危重新生儿疾病的监测和治疗。新生儿自身系统发育并不完全,抵抗能量较差,属于医院内的高频率感染人群,且感染后会出现后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病死率较高。[1]本次研究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92例重症监护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科学有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92例重症监护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资料可以发现,所有胎儿平均胎龄为35.5周,出生平均体重为2.61kg。其中存在早产儿为120例,所有新生儿患者均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其中引发感染患儿为20例。

1.2 诊断标准

一是经血培养试验后,试验结果呈阳性;二是X胸片提示患儿出现明显肺炎感染问题,或者存在其他部位的感染问题;三是检查患者后发现,其出现体温波动、呼吸暂停、反应能力差、代谢酸中毒以及残余奶量增加等问题。

2 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医院感染预防及隔离消毒等制度,实行科学的检测制度,明確医院感染控制责任人。

二是加强基础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的脐部、眼睛、口腔等处进行局部护理。[2]且每天洗脸一次,每天使用滴眼液滴眼一次,每天利用浓度为2.5%碳酸氢钠为患者清洁口腔两次,鼻饲患者每天进行三次口腔护理。在护理口腔时必须保持动作轻柔,并随时观察是否出现黏膜破损、霉菌感染等问题。同时,在喂奶30至60分钟后,还应使用油剂进行涂抹。情况允许下,应对健康程度较好的患儿进行沐浴,每天保持一次。在沐浴更衣时应特别注意颈下、腋下、腹沟部等处的皮肤,观察是否出现红疹、破损问题。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手部清洁,且必须进行无菌操作,随时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颜色与温度。

三是进行呼吸机及呼吸道的管理,随着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的逐步推广,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逐步增多。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及时为患儿更换呼吸机管道、雾化器等,且还应在呼吸环路最低点放置集水杯,且每周为湿化瓶进行消毒。为了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误入患儿呼吸道,新生儿应取侧卧位,且呼吸机相关操作也必须保持无菌。[3]

四是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应为护理人员进行院感感染方面的知识培训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且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技术以及具体的洗手方法等。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必须在接受一定培训工作后方可上岗,比如掌握科学的配奶方法以及及时对新生儿食具进行消毒等。

五是制定严格无菌理念,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正确洗手,在接触患儿前后或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及时利用消毒液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且擦手毛巾使用一次性擦手纸。为了进一步提升洗手质量,护士长应带领全体护理人员进行组织学习,数量掌握洗手七步法,严格认真落实,且还应不定期检查洗手消毒效果,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是应提升监护病房的环境质量,清洁舒适的病房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关键因素,对此,医院病房内应满足足够光照,保持空气新鲜,且还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55%左右,为了增强空气清新效果,也可以采用空气净化器。

3 结果

在实行预防护理措施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的14例感染患儿均得到有效控制,因呼吸功能衰竭引起的死亡病例为1例。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医院发生感染的几率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医院感染得到了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医院感染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尤其是重症监护中的患儿,多为早产儿,对外部环境较为敏感,且自身的生理器官并未发育成熟,因此发生的感染几率较高。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新生儿自身因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完善,自身的皮肤并未发育成熟,为细菌入侵创造了途径。同时,早产儿的吞噬细胞功能低下,细胞内的杀毒作用较弱,以致新生儿很容易患有呼吸道以及胃肠道等方面的感染性疾病。其次是因侵入性操作引发的感染问题,很多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会接受气管插管、留置通路以及增加辅助呼吸机等操作,增大了细菌侵入的机会,提高了感染几率。再次是抗生素药物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使用,重症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多为危重患儿,大多采用广谱抗生素,但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引起患儿肠道菌群混乱,减弱抵抗能力,提升了感染几率。最后是医源性交叉感染,这种感染主要因医务人员手或者器械操作引起。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有效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且还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重管理重细节。同时,护理人员自身也应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并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从而有效预防重症监护室内的院内感染问题,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薛文琳.护理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优先出版)[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09):688-690.

阳晓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与护理管理方式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09):92-93.

韩利芳,常娟娟.重症监护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监测及护理控制(优先出版)[J].中国临床研究,2015(08):951-953.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新生儿 重症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