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疾病
妇女
2020年08月20日 16:00

刘柳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句熟悉的歌词如同留守儿童的内心独白。没有完整亲情,得不到父母关爱,孤单做伴、寂寞成长的留守儿童,的确像飘摇无助的小草。但是,当小草遇见一位心怀大爱的园丁,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

近年,随着农村大批中青年劳动力奔赴大中城市,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对许多人来讲,“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的代名词,而对于每天行走在校园里的崔宝芝来说,却是生活在她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的孩子。

崔宝芝是铁岭市阿吉镇中心小学的少先大队辅导员。十年多前,她注意到学校里有这样一些学生——与普通孩子相比,他们胆小、怯懦,话很少,衣服总是脏的,头发乱蓬蓬,脸也洗不干净,天很冷了还穿着单衣单裤,上学经常忘带书包和佩戴红领巾。出于一个老师的责任感,她很想知道,这些缺少关爱的孩子背后,是怎样的家庭背景。

经过一番调查,崔宝芝了解到,这些学生多数来自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甚至已经离异的家庭,他们基本都是随年迈的老人生活,学习无人问津,生活缺少关照。该校当时共有92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13.2%。从此,崔宝芝开始给予这些孩子格外的关注。

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种种问题在留守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崔宝芝从一点一滴做起,给特困的孩子们买来四季更换的衣服以及书包文具,手把手教孩子们洗头、洗衣服、叠被子,告诉女孩子们如何养成卫生习惯、如何保护自己,教大一点的孩子学做饭、生炉子、收拾屋子。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将自家质量尚好但不再穿戴的服装鞋帽捐出来,自己又拿出几百元钱购买了学习用品,在校园建起了“爱心超市”,特困的孩子可以随时到“爱心超市”选取自己需要的物品。她还四处联系爱心人士,资助留守学生的家庭生活。崔宝芝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也像别的孩子一样被人牵挂着。 ”

有人说过,留守儿童的幸福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却也是最艰难的。崔宝芝深知这份艰难,但也懂得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点点滴滴的爱凝聚成大大的力量,打开了那些因家庭的不完整或生活的穷困而封闭起来的心灵。那些因自卑而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一点点变得开朗起来。

崔宝芝照顾过多少孩子,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对孩子们来说,崔宝芝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人。那天,崔宝芝走在大街上,迎面遇见了教过的双胞胎姐妹。小姐俩兴奋地喊着崔妈妈,快步走到崔宝芝面前,在人来人往的街头,一起郑重地向她鞠了一个躬。

当年,小姐俩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入狱,母亲生下她们后便远走他乡,杳无音信。患白内障的奶奶和患肺病的大伯将她俩拉扯大。姐妹俩刚上学的时候,胆怯的眼神和自卑的情绪深深地触动了崔宝芝。冬天,看到姐妹俩没有棉衣棉鞋,崔宝芝就领着小姐俩到服装店买了两件羽绒服和两双雪地靴。摸着孩子没有穿袜子、冻得冰凉的小脚时,崔宝芝落泪了。而穿上棉衣棉鞋,从身上暖到心里的小姐俩情不自禁搂着崔宝芝的脖子,喊了一声“妈妈”。几个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而今,看着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姐妹俩,崔宝芝感慨万千。

像她们这样被崔宝芝照顾长大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得到了崔妈妈的爱,并在这份爱里健康成长,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爱。

一天,崔宝芝给学生上完课,推开门走出教室,看到教室外的台阶上坐着一个女孩在等她。还没等崔宝芝反应过来,女孩走上前去,抱著崔宝芝,哭了。这个女孩从阿吉镇中心小学毕业已经三年了。这一天,她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来给崔妈妈报喜。

去年平安夜,崔宝芝正在办公室工作,一个男孩怯怯地走进来,递给她一个苹果,“崔老师,祝你平安夜快乐!”崔宝芝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知道,对于这个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与患尿毒症的爷爷相依为命的男孩来讲,那已经是他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透过这个礼物,崔宝芝欣慰地看到了这个孩子成熟了,懂事了,会关心人了,也知道表达他的爱了。

如今,该校有130多个留守孩子,在全体学生当中占了近20%的比重。然而这些年里,全校没有一个留守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27年来,崔宝芝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教师的神圣职责,用浓浓爱意诠释着一名农村基层教师的价值内涵。她先后获得“辽宁省师德标兵”“感动辽宁十大公益人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美国教育专家布鲁姆教授说:“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块奇异的土地,当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当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有命运的收获。”一个人在成长时期遇见一个好老师,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崔宝芝将特别的爱给予那些特别的“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她的学生何其幸运!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家庭 人物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