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结核病 我们一直在战斗

疾病
健康博览
2020年07月12日 11:41

叶云

18-19世纪,许多欧洲文学青年“崇尚”一种看似很浪漫的病态美:消瘦身材、忧郁眼神、时不时咳嗽,掩住嘴唇的白色手帕上會出现点点红……导致这种病态美的疾病就是结核病。事实上,看似文艺浪漫的结核病是迄今为止杀死人类最多的传染病,称之为“白色瘟疫,”也是人类抗争最久的传染病。

我国一直把结核病作为重大传染病来控制,过去20年,中国在结核病的控制方面成绩斐然,每年结核病疫情下降4%,下降速度是全球(约2%)两倍。即便如此,中国目前每年新发病例还有约100万,其中耐药结核病约10万。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本期,我们特地邀请了一线专家来谈谈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的前世今生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既可能受到感染。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病危害人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我国民间习惯称之为“痨病”。由于结核病曾经是人们束手无策“十痨九死”的白色瘟疫,因此在有效化学药物发明之前,鲁迅先生、萧红、林徽因、肖邦、契诃夫、雪莱、梭罗、席勒、费雯丽等名人都因为缺少有效治疗而死于肺结核。庆幸的是,自从有了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手段,结核病就不再是绝症。

目前由于全球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远远大于以前,因而患结核的危险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大。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亿人受感染,其中十分之一患病。由于健康知道普及不够,一些人对结核病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及时就医而延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病情刚一好转就不按疗程坚持服药,致使自身产生抗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专家称,治疗一个耐药结核病人的费用是治疗普通结核病费用的100倍,这对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病人来说无异于被判了死刑。

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排菌病人。从事了3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吴刑敏表示,由于通过空气传播,结核病的感染相当迅速。

她告诉我们,结核病感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轻重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Ⅱ向。与尚未被发现和治疗不彻底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最易感染结核菌。此外在通风不良环境中集体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一旦有人发生肺结核,其他人都可能感染结核茵。

健康人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病主要受到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强弱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弱时则容易发生结核病。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但当少数感染者出现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以后任何时候发病。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

一般我们认为,结核病症状是咳嗽、咳痰、数量不等的咯血或痰带血,胸痛,其他还有疲乏、食欲减退、发热、盗汗等。“但这些症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症状程度与病变范围、进展情况和机体的反应性有关。”在采访过程中,吴所长反复强调,一旦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已经得肺结核,但还没有检查诊断出来、未得到正规合理治疗以前是最具有传染性,延误时间越久,传播危险越大。所以有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检查,及时治疗,以免延误。早日诊断、治疗以缩短传染期。”

结核病检测与治疗

一旦疑似有结核病症状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检查,包括拍胸片、留取痰标本送检,以及帮助鉴别诊断的其他检查。吴所长说,其中痰标本送检,特别是现在有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能查结核菌并能检测有无耐药,既提高了检出率又缩短了时间,原来需要几个月才能有检测结果,现在仅几小时就能检测出来。痰标本送检要注意以下几点:

★病人留痰前用清水漱口;

★做深呼吸数次后收腹用力咳出来自支气管深部的脓样或粘液样痰液,痰量不小于3毫升,避免留取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

★留痰标本要使用专用的痰盒。

结核病曾经是治不好的绝症“痨病”,现在随着有效药物的不断推出,肺结核病90%以上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得了肺结核病要与医生亲密配合,按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管理,坚持按时复诊检查、规律用药并完成全疗程。这样复发率不超过2%。“结核病人治愈后可以与健康人同样工作、生活及学习,一切不必要的顾虑都可以解除。切不要听信社会传言,寻觅偏方、验方而贻误大好治疗时机。”吴所长说。

“结核病只要及时诊断、好好治疗,是可以被治愈的,怕就怕在确诊之前被误诊很久,耽误了,并且在这个耽误的过程中还不知不觉传染他人。”吴所长曾经遇到一个病人,因为咳嗽去医院呼吸科治疗,被当作肺炎进行抗炎治疗、雾化,两个月后没有好转,还出现了新的病灶,他又跑去另一个医院做CT,医生考虑是结核病就建议其去专科医院检查。结果痰检发现其结核杆菌4+,已经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后来妻子也被查出结核性胸膜炎。“一想到有结核病的他在医院雾化室做治疗,或许身边一起做雾化的病人也就不知不觉被感染了结核,我就想不断呼吁:请一般医院的呼吸科的医生一定要提高警惕,尽量不要误诊结核病。”

吸烟者、呼吸系统免疫力较弱等都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据吴所长回忆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在高考体检中被查出结核阳性,就让其家人来筛查,结果发现吸烟的父亲也是结核阳性。吴所长推断是父亲传染给儿子的:“父亲长期咳嗽咯痰,一直不在意也不看医生,结果没想到是结核病,还传染给了儿子,耽误了他高考,父亲非常后悔。”

结核病五大治疗原则

★早期:早期治疗有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也可以盡量少传染周围人。

★联合:无论初治还是复治患者均要联合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可避免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又能提高杀菌效果。

★适量:抗结核药物如剂量过大会产生毒副反应,剂量不足则达不到杀菌的目的,易产生耐药性。

★规律:结核菌是一种分裂周期长,生长繁殖缓慢、杀灭困难大的顽固细菌,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

★全程: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化疗方案,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个疗程三个月。全疗程一年或一年半,短化不少于6个月或10个月。

可怕的耐药结核病

1943年链霉素发明,20世纪50年代多种抗结核药物的发明,结核病的治疗迎来了春天,人们乐观地认为可以就此治愈结核病,结核病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因为耐药结核病的出现,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

耐药性结核即对一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产生耐药,就是说多种药物同时对结核失去治疗作用。除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菌而成为原发耐药结核病患者,现在被确诊的结核病,只要及时就诊接受正规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但现实情况是部分患者在经历了好转、恶化反复交替,长期不愈的诊疗过程后,最终成为耐药或耐多药结核病。

结核病的治疗需要坚持连续正规治疗,比如复治病人需要连续每天去医院打2个月针,耐多药病人需要连续打6个月针,超级耐多药病人需要连续打一年针。吴所长告诫结核病患者,如果不按医嘱,服药偷工减料,吃吃停停,擅自停药或减药少吃,症状、胸片一有好转就停药,自以为病好了,中断治疗,没有坚持完成全疗程;或感染的是耐药结核菌;或用药不合理,就会导致肺结核治疗失败或暂时好了但极易复发,并且极容易使细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再次治疗效果很差,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病,费用昂贵,家庭负担加重,身心痛苦。且耐药结核病患者传播耐药菌,新感染发病的也成为耐药病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

那结核病患者治疗后怎样才能停药呢?吴所长说了两个标准:一般结核病患者按规范的化疗做完,有两次痰菌阴性,最后一次是治疗结束以后:耐多药患者按规范的化疗做完,痰菌培养连续三次阴性,每次间隔一个月。“一定要经专科医生确定后才能停药,切忌自己随便停药。”

一旦被确诊为结核病,不要对平时密切接触的家人、同事、朋友隐瞒,要告知他们去做结核病筛查。“这一点非常难,因为传统观念,因为怕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多结核病患者都是有顾虑的。”吴所长表示,“我只能尽力在门诊时,劝导病人一定要这么去做。”

如何有效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的罪魁祸首是结核菌感染,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结核菌感染,而国内的调查显示约20%~40%的人存在感染。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或者身边一定有人被结核菌感染,但感染了结核菌的人中,一生中因结核菌感染发病概率为10%,发病与否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体内的结核菌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在我们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导致结核病,出现咳嗽、咳痰、发烧、体重下降等症状。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王晓萌所长表示,预防结核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避免接触结核菌,结核杆菌无处不在,接触到的结核菌量多少会影Ⅱ向是否感染或患病,所以减少接触量对预防发病仍有帮助。比如探视结核病患者时佩戴口罩:家中结核病患者应独居一室,患者衣物、餐具、痰液应消毒处理:老人、儿童尽可能避免接触结核患者等。二是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为身体提供足够营养;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的要积极控制原发病。三是一旦怀疑结核病应该及时就医,当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结核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打卡介苗,这也是目前唯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婴幼儿由于发育不完全,自身免疫力也不健全,因此更容易从家人那里接触到结核菌,婴幼儿被感染后,病情往往更严重,甚至发生致命的结核病,比如血型播散型结核性脑膜炎。但令人遗憾的是,卡介苗对成人的保护作用比较弱。

王所长表示,幼儿园、学校、家庭、单位等一旦发现结核病人,在帮助患者接受并完成治疗的同时,要及时报告当地的疾控中心,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的筛查,发现是否有被感染和发病的人,开展场所消毒与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结核病 生活 家庭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