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膏方调理要精准

疾病
健康博览
2020年07月04日 15:56

何富乐

冬藏季节,谈起这时节的中医养生,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重滋补”的膏方。但就是因为其药味多,滋补强,很多肿瘤患者、结节患者和火旺患者并不敢尝试。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膏方调理,笔者的观点是要精准调理。

八年前,笔者接诊过一位晚期胃癌患者,1.70米高,60多岁,体重才90多斤,很瘦,来诊室看病的时候都不愿意坐凳子,说木凳上坐着会屁股疼。这位患者第一次来看诊的时候说:“手术做完了,放化疗也都做了,但还是在肺上发现了转移病灶,之前的医生说可能我只剩半年不到了,来您这里,我是死马当活马医,只要您觉得对我有用的方子,都可以试试。”这位患者的求生意愿很强,情绪也比较乐观,这一点,让笔者更有信心对他进行精准细致的治疗。

当时患者有咯血症状,因为前期各类治疗和过于消瘦的关系,一般状况很差,经过一段时间中药调理,整个机体状况有所恢复,但不是特别理想。由于当时正处于秋冬季,患者身体状况处于稳定期,我建议他服用药类更丰富的膏方,以健脾、疏肝、解毒为主要方向,以鳖甲胶作底,滋阴散结,辅以健脾和胃补气的山药、解毒利湿的香茶菜、健脾渗湿的米仁等,都是寻常中药;接着又服用中药补虚解毒治疗,后来复查在肺部的转移块比较稳定。之后每年他仍坚持秋冬吃膏方,身体状况稳定,目前病情稳定。

讲这个病例,主要是表明两点:其一癌症患者的膏方调理时机很重要,必须在病情稳定期,或完成放化疗至少两个月后。在放化疗等积极治疗过程中是不主张吃膏方的,因为这期间患者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在变,变化太大太快,而中药尤其是膏方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可能当时开的膏方适合患者当时的体质,但等十多天后膏方熬好,证候改变,有些患者出现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就难以吸收了。其二,是膏方对患者的体质改善有益,对肿瘤患者而言,提升其自身免疫力至关重要。

膏方调理癌症的机理

在功效上看,膏方侧重滋补,具有调和阴阳,养生防病的作用,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重要体现。什么叫“治未病”呢?治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3个方面的内容,通俗点讲就是想办法防止生病,生病了防止加重,病治好了防止再发作。在癌症膏方的运用中这三方面均有涉及。

《黄帝内经》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膏方是要根据自然规律,调节阴阳虚实,从而起到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作用。

膏方在癌症患者中的各类应用的疗效总结报道较多,有人认为胃癌术后的患者心脾肾三脏虚弱,阴阳两虚,挟瘀血内毒,于膏方中加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解毒之药,选用细料冬虫夏草、鹿角胶、人参等组成冬令膏方调治胃癌术后的患者,通过几年的冬令调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医生使用膏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癌症产生的机理

恶性肿瘤的产生机理,其本是正气亏虚,其标是毒邪积聚,“虚毒致癌”可以概括本病的病机,因此扶正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就显得极其重要,诊断时要分清患者体质的阴阳虚实,辨明脏腑阴阳气血之盛衰,治疗时补气、补血、补阳、补阴,以调整肿瘤患者失调之阴阳。笔者认为癌症患者养生运用膏方的原则是补虚解毒,在膏方的临床应用中始终遵循扶正不忘祛邪,解毒不离补虚。

癌症患者养生膏方调理的好处

膏方调理进补后更易于蕴藏而使其发挥功效,能有效地改善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等,使失调的功能趋于平衡,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从而发挥延年益寿之功效。

癌症患者膏方调理的具体运用

手术后和放化疗后的稳定期调理:手术耗伤气血,手术后多表现为气血亏虚、脾胃虚弱等虚证,使用膏方可以气血双补,调理脾胃。放化疗是其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一般有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脏器功能障碍、放射性炎症、抑制免疫等毒副作用。膏方与化疗和放疗结合能够充分发挥抗癌和缓解副反应的作用。

癌痛的调理:中医对癌痛的病机认识分为虚实两种情况,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是由于气滞、血瘀、痰阻等引起毒积导致脉络闭阻不通,而发生疼痛。“不荣则痛”则是因为肿瘤日久,毒邪伤正气,正气虚弱,无法荣养脏腑经络,发生疼痛,癌症发展阶段的病机有异,虚实亦有偏重之别,属于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早、中期肿瘤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膏方的调理除内服外,还可以考虑外用。

带瘤生存癌症患者的调理:癌症起病缓而隐,不易察觉,发现时大多已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放化疗等治疗的机会,或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正气耗伤,病情复发,针对带瘤生存的情况,要补虚为主,解毒为辅,护正为要。膏方调理要补虚和解毒并进。

稳定期癌症患者的调理:正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稳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不应把杀灭或清除肿瘤细胞放在首位,而应以扶正为主,视疾病需要和人体正气情况,谨慎应用祛邪方法,谨慎使用苦寒药,目前研究较多的抗癌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红豆杉、山慈姑、鸦胆子等,有清热解毒、破血逐瘀的作用,但是要在医生辨证论治的原则下进行。膏方调理要以补虚为主,适当解毒。

膏方是在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基础上立方遣药,君臣佐使合理配伍,构成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阳变化的调理处方,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癌症是一种特殊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容易复发和转移,即使手术、放疗、化疗后也需要长期的调理,中医膏方必须遵循“治病必求本”的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通过补虚和解毒两方面有机地结合治疗肿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编辑/赵湘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患者 春夏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