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前护理质量控制探讨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07月01日 07:01

标本类毕业论文网,关于免疫学检验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与相关...

朱元姬

【中图分类号】R3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当前,对医院住院患者的标本采集工作都是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完成的,由于人员流动快、缺乏培训、无专业评测,加上标本送检的环节较多、过程相对复杂,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护理质量未能有效控制,这成为了影响检验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今,多数医院意识到了标本检验前护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意义,也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为此,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期间的5000例生化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了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前后的检验准确率,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的2500例生化检验标本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标本1360例,女性患者标本114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4.6±3.7)岁。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采取护理质量控制措施的2500例生化标本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标本1422例,女性患者标本1078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5.0±3.9)岁。两组生化标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未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观察组采用了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内容如下。

1.2.1 加强技能培训。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标本采集合格率和诊断治疗工作的开展,为此,因此应当先从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入手,聘请专业的人士入院宣讲,系统的讲解生化标本采集、保存、运输、检验的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等[1],强调标本检验前护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检验科应当根据工作情况,制定标本采集和标本拒收的制度细则,以提高标本的质量水平。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考察,内容包括采集流程、患者准备情况、采集所使用的方法及试管类型、采集后的处理、存放、送检时间等,作好记录,方便调整护理措施。

1.2.2 加强患者宣教。护理人员应当在采集标本前规范患者的行为,告知患者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夜班护士应当在患者晨起之后提醒和监督患者,以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一般来说,采集前患者应当保持禁食禁水的状态,避免饮食对采集结果的影响。同时,情绪状态也会对生化标本有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进行交流,稳定其情绪,当出现情绪波动情况时,给予与家属联系,一同安慰、劝导患者,使其保持平稳的状态。

1.2.3 确保规范操作。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时间,例如,检验血液中某种抗体的含量时,应当在发病期间采集标本,在患者康复之后再次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对比分析。采集前,应当核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等,避免失误。采集标本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要求进行工作[2],避免人为因素污染标本。使用的器械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若器械不达标,应拒绝使用。在采集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指导患者保持不同的体位,一般来说分为坐姿和卧姿两种,护理人员应考虑到不同体位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12.4 合理处理、及时送检。完成采集工作后,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例如,血液样本应当在采集完成后添加适量抗凝剂。转运中,应有专门的人员将其送至检验室,途中不可随意停留,选择科学的转运方式。保存期间,应按照标本的类型妥善保存,保存时间应当不超过2d,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标本变质[3]。护理人员应提高对及时送检重要性的认识,做好与标本转运人员的交接,完善相关记录,尽可能的缩短储存时间。

1.2.5 重视反馈信息。对于不合格的标本,应当及时反馈给护理人员,使其能够从自身工作中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护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会议,讨论护理质量控制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护理工作指明方向,逐步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生化标本检验的准确率,进而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情况,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机型计算,计数资料以χ?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s表示,P<0.05时,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照组结果异常例数百分比为5.36%,观察组结果异常例数百分比为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前的工作大部分是由护理人员完成,据统计,常见的检验分析前质量问题主要由两种原因所致,其一为患者准备不当,例如精神状态过于紧张、检查前过度運动、饮食不当、检查时体位的影响等,其二为护理人员的操作问题,例如标本信息不符、采集容器选择失误、标本质量不过关、储存时间过长、标本污染等[4],由此可见,加强标本分析前护理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当加强理论和技能学习,主动接受新知识,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收集、保存标本,善于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结果异常例数百分比为0.4%,对照组结果异常例数百分比为5.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后,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异常例数及百分比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李丽花,刘立捷.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护理质量控制[J].医学信息,2010,23(01):156-159.

雷雪明,姜素芬.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8):28-29.

李春燕,杨磊.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02):10-13.

孙贵杰.生化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7):141-142.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标本 文章 患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