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护理观察

疾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07月01日 18:41

王瑞+成克英

【摘要】目的 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实施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过程中,观察配合给予护理干预发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中西药物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护理评价结果。结果 在临床护理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本症状表现加以了解后,临床在选择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过程中配合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最终可以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成功治疗奠定坚实基础,起到显著的辅助干预作用。

【关键词】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7..01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因为诸多因素最终使得患者表现出脑血管堵塞的情况之后,使得患者表现出脑血管功能障碍的现象,最终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为了研究最佳的方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實施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过程中,配合展开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主要对象,临床在实施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期间,分别展开常规护理配合以及针对性护理配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2.19±3.25)岁;观察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2.22±3.26)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对其基本情况加以观察后,选择中西药物结合的方法加以治疗。对于表现出颅压增高症状患者,临床选择甘露醇(20%,125 mL)加以静脉滴注。对患者实施滴注的时间在7~15天之后,观察患者的脑水肿症状在获得缓解之后,调整滴注的速度,对患者实施7~12 h的滴注[2]。此外配合对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抗感染治疗。在中药方面,中药用药处方主要包括

15 g的丝瓜络、桃仁、王不留行以及怀牛膝;10 g的红花、川芎、水蛭以及当归;20 g的黄芪以及丹参;用药剂量保持在1剂/d[3]。在开展中西药物结合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配合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

1.3 效果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志表现为清醒,患者的肌肉能力获得有效恢复,恢复程度达到了5级,患者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可以自理;显著好转: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志表现为基本清醒,患者的肌肉能力获得恢复,恢复程度达到了3级;进步: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肌肉能力与相关症状获得改善;无效:不满足任何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临床护理评价结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中西药物结合方法,可以获得确切治疗效果,但是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操作严格的特点,对此配合开展护理干预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对于针对性护理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有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内心诉说需要做到认真倾听,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有效了解,确保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顺利创建。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图片或者口述等方法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加以讲解,进而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度,并且保证患者可以将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改善,从而树立同疾病对抗的信心。

3.2 有效开展饮食护理干预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针对其饮食进行相关要求,需要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进食食物以软饭、糊状食物以及半流质食物作为主要,禁止进食的食物干硬以及具有刺激性,在进食的过程中,保证可以充分咀嚼。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具体表现了解后,在实施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期间,配合开展针对性护理,发挥的协同干预效果显著,可以获得显著的护理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 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优质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7(6):184,185.

[2] 揭永秀.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高凝状态的治疗及护理[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6):190-191.

[3] 谭芊芊,周金细,黄雪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右江医学,2014,42(6):693-696.

本文编辑:刘帅帅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缺血性 患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