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PICC置管的护理与管理分析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06月17日 21:53

...尺寸15米,有护理服务 bjd吧

何洁 曾令琼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引言

在我国因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病人比例越来越多,加强这一方面的技术水平与临床的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医学的道路上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找到更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目前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均需要使用甘露醇、白蛋白等药物来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术后的状况,提高病人术后的痊愈速度。以前使用的传统的静脉周围穿刺输注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后期需要做的护理工作强度比较大,而且不能够进行长时间的保存,经过多次的穿刺会让病人产生强烈的不良心理反应,也容易引起各种的并发症的产生,为了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根据不断地研究发现可以将PICC置管技术运用到医院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之后日常治疗当中,在平时的护理中,更细心精心,提高护理的水平可以更好的保证PICC置管技术的有效运用。本次研究主要是抽取了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两年之间来我院就诊的10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相应的研究,并将这些病人进行随机的分组对比[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100名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男性病人56人,女性病人44人。将这些病人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人,该组中男性病人26人,女性病人24人,年龄范围在42-73之间,病人平均年龄在56.8岁左右。另外观察组50人,该组中男性病人23人,女性病人27人,年龄范围在40-72之间,病人平均年龄在55.7岁左右。两组病人的均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不含人为因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向病人详细的讲解PICC置管技术的基本知识,并每周都要对正压接头、固定敷料进行动态的评估并及时的更换,与此同时还要负责病人的基本状况进行观察与询问,查看病人穿刺处是否出现的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况对病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病人的术后得到很好的护理[2]。

1.2.2 观察组

对于其中的观察组的病人采用的是PDCA的护理措施进行的管理。这一技术的具体使用步骤与操作方法是:第一,护理的规划。首先通过对以往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进行PICC置管期间的基本护理的措施与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采用PICC置管技术期间极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了解与掌握,从而制定出一个初步的护理计划。第二,护理工作的操作。主要的护理方法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严格的根据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不管是在PICC置管过程中,还是在维护使用的过程中都必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在PICC的留置过程中常规每周都要对透明敷贴及正压接头定时的更换,若透明敷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卷边、潮湿、脱落等现象,需要护理人员及时进行更换。其次,要具有针对性的去预防并发症的发生。PICC置管之后在24小时之内,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穿刺的部位进行动态的观察,查看有无出血。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巡视,观察病人有无发生静脉炎或者肢体肿胀的现象[3]。再次,对管道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事先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定期检查管道是否通畅,保证药物的正常输注,如果需要使用大分子的药物的时候,在输注后要使用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适当的冲管,避免引起管道阻塞。第三,对护理工作的检查。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的PICC管道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的结果进行评判,可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借鉴。第四,护理工作的评判。针对根据PDCA模式接受护理管理的病人和使用常规护理的病人进行护理效果的对比与评判。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病人的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和非感染性并发生的发生概率进行比较。病人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性并发症涵盖了:穿刺位置发生感染、血管内的导管出现感染、以及静脉炎症三种,非感染性并发症涵盖了:导管发生堵塞、和意外脱管两中情况。

1.4 统计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研究。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計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2 结果

研究对象的观察组中病人感染并发症的概率为16%(8/50),非感染性并发生的法还是能概率为6%(3/50),两组数据的统计值要比对照组的地。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造成的脑出血一般病情发展的很快,也比较的严重,根据临床的统计该病导致残疾、死亡的概率很大。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证明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改变病人的生活现状,延长病人的寿命。可是这样病人在经过手术以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期,对病情的缓解作用也比较慢,通常的情况下是需要药物的辅助治疗的,病人输液的时间会大大延长,用药的次数也会明显增加。为了减少外周静脉注射对病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所以经过研究可以使用PICC置管技术对病人进行治疗过程的改善,这一技术的优势有PICC管道留置时间长,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更好地保护了病人的血管等,为保证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有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应该做好PICC管道的维护工作[4]。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术后治疗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措施,可很好的改善病人由于长期输液导致身体的伤害,减少病人的痛苦,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与非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帮助病人更快的康复,在护理临床的实践中值得大家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田爱萍.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30-1231.

魏敏.护理流程图在PICC置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24.

宋艳.PICC置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z2中旬刊):129.

陈芳芳,杨容波,柴军军,等.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4(24):3831-3832.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病人 接头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