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在ICU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05月28日 22:06

ICU治疗中微量泵的应用价值探析

辛兵++贾青梅

【摘要】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危重住院患者410例,使用微量泵注射共286例的应用体会。结果:运用微量泵抢救危重患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准确、安全、有效地配合医生抢救用药。结论:微量泵的临床应用,能精确 、有效地使用各种药物,并根据病情随时调节输入药物的速度、浓度,提高ICU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微量泵;ICU ;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微量注射泵是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恒定地泵入体内的一种泵力仪器[1]。是一台由微电脑控制、注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并配有报警系统的注射装置,具有精确度高、流速均匀、用液量少的优点,推注速度可精确到0.1~99.9ml/h。应用微量泵抢救危重病人,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ICU病房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危重住院患者410例,使用微量泵注射共28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6例 ,男性162例 ,女性124例 ,年龄 23 ~ 86 岁 ,平均 52岁。所治疗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急性胰腺炎、重症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泵入的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善宁、施他宁 、利多卡因、胺碘酮、l0 %氯化钾、冬眠合剂、胰岛素等。

1.2 使用材料 微量泵的型号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微量泵。连接交流电可自动充电,充电16h可连续使用3h,一般均使用交流电工作形式,输液泵在出现故障或输液结束前会自动报警。使用时,可根据治疗需要选择20ml或50ml注射器,连接选用一次性延长输液管进行静脉给药。

2 操作方法

2.1 备好物品和药品:微量泵、根据医嘱备好2 0 mL/50 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延长输液管、无菌注射盘,按医嘱备药。

2.2 将微量泵固定于支架上,避免触及病员,接通电源 ,检查微量泵性能。

2.3 按医嘱配好药物。连接延长管排气后将注射器固定在注射泵的固定槽中,推动滑座至可注射状态。调整泵入速度。

2.4 连接静脉通路,在建立静脉通路时,最好使用留置针。

2.5 在微量泵上注明所泵药物名称、剂量、浓度,以及开始泵入的日期、时间。

3 应用体会

3.1 心理护理

微量泵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治疗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病人却很陌生,在使用前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应做好沟通,讲解有关知识及使用微量泵对治疗的优势,并对使用中注意事项做好解释,尤其在仪器报警时切勿紧张。消除病人的恐惧、疑虑,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2合理选择输注的血管 为防止药液外渗,应合理选择血管,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并妥善固定。对末梢循环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渗透压高、刺激性强药物的患者,应选择锁骨下静脉或 颈内静脉。对老年患者和循环衰竭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穿刺静脉[2]。

3.3 用药过程中观察要点

3.3.1 在泵注药物过程中应详细了解药物的作用、护理观察要点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所使用的药物应现用现配置。

3.3.2 泵注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时,时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不可骤然停药,应逐渐减量,以免血压波动太。

3.3.3 使用硝普钠等避光药物时,应用避光纸遮盖管道,硝普钠配制4 h后不可再用,以保证药物效价[3]。

3.3.4 对于不同的药物,应严格遵照医嘱调整药物浓度或速度,在泵 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避免药物外渗。在使用三通同时输注药物时,应严格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4]。

3.4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及血栓 当发生静脉回血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措施。如回血量大,回血进入延长管内时,应及时更换延长管,避免短时间输注大量的药液。若出现血凝块时,切忌强行推入血管内,以免诱发血栓。可用注射器将血栓抽出,在确保管道通畅时用生理盐水冲管。无效时应拔管重新置管。

3.5 严密观察微量泵的运行状态 在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设置速度与实际速度是否一致。避免因插座问题或蓄电池自身损害或电量用尽导致仪器突然停止工作而影响治疗。

3.6 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 如果微量泵发生报警,护士不能正确处理,微量泵无法正常工作,就会影响病人的静脉输液治疗。如果报警处理不当,报警噪音反复出现,还会影响病人及周围病人的休息和康复。因此,护士应掌握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在使用微量泵时应加强巡视。临床常见报警原因有电源不足,药物已泵完,空气未排尽,延长管受压、折叠或扭曲,静脉通道阻塞,注射器与推动器衔接不严,泵柄未关等。

3.7 微量泵安全保养 建立微量泵保养制度,微量泵表面每日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防止尘埃、药液特别是高黏度的药液附着在推进器和导轨杆上,以免影响微量泵速率的准确性[5]。每次使用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m,放置于专用位置备用。定专人每2周对仪器进行检测,并做好登记。保证厂家定期对微量泵进行全面保养和检测,并有厂家保养和检测记录[6]。最大限度避免微量泵自身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郑学敏,胡蔚虹.微量输液泵药物使用的临床护理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1997,10(3):141

[2] 郑春辉,王风,陈强谱,等.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0

[3] 刘帆,廖燕,张广秀.微量泵的应用与护理.华西医学,2005,15(4):489

[4] 李晶,孙海玲.应用微量泵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1)3324-3326

[5] 赵娜.微量泵的应用及监测.医疗装备,2009,22(7):60

[6] 熊继军.输液泵的结构、功能及检测方法.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35(4):11-12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微量 家庭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