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成像技术在冠脉造影中的应用

疾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03月27日 04:47

MS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对肾血管解剖研究及其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张玥

【关键词】MSCT;成像;冠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3.0.02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往将DSA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价格高昂,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CAG)技术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且价位相对低廉,已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64层MSCT可实现亚秒级扫描,并可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前提下,从任意角度立体观察三维结构[1],是冠脉无创性检查的新方法。本文重点就冠脉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扫描方法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便提高该技术的实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疑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12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43.6±9.1)岁,病史1~3个月,其中心率低于75次/min者26例,心率在85次/min左右者8例,心率>85次/min者6例。患者均表现为胸闷、心前区不适、胸痛等冠心病临床症状,患者检查前30 min给予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排除碘过敏试验阳性及心衰患者。

1.2 扫描方法

仪器采用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SGI工作站,4D软件。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 kV,管电流500 mAs,准直器宽度0.75 mm,球管420 ms/转,层厚1.0 mm,层距0.7 mm,pitch 0.31,图像矩阵512x512,扫描速度0.33 s/周。患者仰卧位自气管分叉下方10 mm处开始扫描至心脏膈面,加心电门控,嘱患者屏住呼吸完成CT扫描。造影剂选用优维显350 mgI/mL,经肘正中静脉注射,注射剂量1.3~1.5 mL/kg,注射速度4.5~5.0 mL/s,生理盐水50 mL。扫描后将病例资料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后处理

利用SGI工作站,4D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多时相重建,选取冠脉造影的最佳时相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 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利用二维和三维图像重组获得优良的冠脉血管图像,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诊断。

2 结 果

本组患者40例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各段显示清晰,图像效果基本满意,达到诊断要求。共发现冠状动脉血管病变152支,其中左冠状动脉主支62支、左前降支20支、左回旋支32支、右冠状动脉38支。病变主要包括冠脉硬化斑块形成及继发管腔狭窄。

3 讨 论

3.1 MSCT成像技术的优势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2]。以往对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DSA,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其高速的扫描速度、薄层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使其在冠心病的诊断上更具优势,0.4x0.4x0.4 mm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更清晰的显示冠脉微小病变,扫描速度0.33 s/圈时间分辨率更高。扫描时患者仅需屏气10 s即可完成心脏扫描,且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自动跟踪调节扫描剂量,减少了患者的辐射剂量损害。MSCT敏感性高,在中、重度狭窄诊断中,其阴性预测值更高,避免了介入治疗及冠脉正常患者接受有创检查,减少了诊断风险[3],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喜爱。

3.2 操作技术的要求

3.2.1 检查前的准备

在MSCT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时,其图像质量亦受患者呼吸、心率、扫描条件及序列等因素的影响。为达到满意的图像效果,在控制好病人自身条件的同时,选择最佳的技术条件,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X线电离辐射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影像科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减少患者所受的电离辐射剂量的方法也逐渐成熟。总的方法是遵循检查正当化、剂量最优化的合理防护大原则[4]。对心率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心率的增加,时间分辨率受到限制,心脏运动幅度增大,容易使采集时增加扫描时间[5],如此而来就增加了患者受到的电离辐射剂量。所以在扫描前应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心率,这样既可以减少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的高质量。

3.2.2 造影剂浓度的控制

在进行冠脉扫描时,掌握好造影剂浓度是扫描成功的关键。造影剂选用优维显,350 mgI/mL和370 mgI/mL均能对冠脉微小血管进行显示,但由于350 mgI/mL时碘浓度较低,不利于冠脉远端及微小分支的显示,且由于浓度过低而缩小了与软斑的密度差,影响斑块的观察和测量。370 mgI/mL时,对比剂经肘正中静脉注射回流入右心房时,更易在上腔静脉和右房内产生伪影,直接影响了冠脉的观察,且高浓度的造影剂更易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350 mgI/mL更适宜于冠脉造影检查。为消除造影剂伪影,在工作中常在注射完对比剂后注射50 mL盐水以增强对比剂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完对比剂和盐水后,患者会出现心率波动,造成图像断层伪像,因此应尽量在数据采集前停止注射对比剂和盐水。

3.2.3 图像后处理

回顾性心电门控是MSCT冠脉扫描最可靠的保证,患者可在一个屏气周期内完成心脏扫描,其Hear Beat-Rt算法使用即时心率,R触发期和扫描窗长度,扫描时可自动补偿心率的动态变化,减少了运动伪像。适当的心电延迟触发和降低心率可有效降低心脏运动伪像,但仍受规律的窦性心律和心跳的限制,因此提高CT的时间分辨率。原始图像中,横断位图像是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基础,其优点是准确可靠、对细微病变显示清晰。缺点是图像缺乏立体感,且对病变的定位不够直观。而后处理图像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后处理图像主要包括VR、CPR、MPR及MIP等。作为三维成像,VR可以清楚的显示血管与心脏等其他组织结构的空间三维关系,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并可以直观的显示冠脉硬化斑块的形态。但其缺点是对细小血管及其分支的显示欠佳,并对较小斑块大小的判断存在一定误差。CPR可以将迂曲杂乱的血管进行二维重建,并可以全程直观显示血管的形态,对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可作出准确的判断。但CPR的成像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MPR只能在不同层面显示局部冠脉血管,对血管全程的显示不及CPR,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相对准确。MIP能获得与DSA相似的图像,可显示细小病变,并通过图像旋转观察前后重叠的血管、软硬斑块,但不能清晰的显示密度较低的组织。

综上所述,MSCT成像具有扫描速度快、高分辨率及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熟悉掌握其先进的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该检查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 凯,柳 澄,陈青华,等.颞骨高分辨率CT各向同性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96-100.

[2] 赵胜利,黄楚昌,罗云辉,等.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2):17-19.

[3] 梁康炎.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1,(12):1-12.

[4] 潘晓伟,雷 荣.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上半月),2013,26(4):442-443.

[5] 张建生,邝思驰,郭 宇,等.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8(17):69-70.

本文编辑:刘帅帅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文章 造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