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

疾病
妇女生活
2020年02月28日 19:25

刘律廷

主持人语:

不少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健康是大人操心的事,与孩子无关,比如孩子的饮食搭配、洗漱刷牙、视力保护、衣服增减、日常作息,以及锻炼、体检等所有的事,都该家长操心。其实不然。孩子也应该从小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自然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教育。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认同父母的健康意识,愿意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一步步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

全家总动员的“健康教育”

(王女士,34岁,儿童摄影师)

我女儿芊芊出生后,体弱多病,我做了4年全职妈妈。本来,我女儿两岁多时,我公公婆婆双双退休,两人主动请缨要带孩子,但我担心他们会把孩子带得更加“弱不禁风”,没有同意,而是跟老公未雨绸缪,提出全家人一起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我们选择的“教材”是日本著名儿童科普画家加古里子著的《我的全方位健康书》。这套书一共10册,讲述了生命的起源和健康的重要,介绍了牙齿、血液、眼睛、骨骼、内脏、大脑等身体部位。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和绘本的形式,教孩子在流血、受伤、蛀牙、近视、拉肚子时如何保护自己、照顾自己。

在阅读中,我们一致认为要在生活习惯、饮食卫生、身体锻炼等方面,纠正芊芊的坏习惯,让她树立健康意识,提高自理能力。

首先要改变的是芊芊“摸着肚脐睡觉”的习惯。

芊芊的肚脐经常被她自己抠得发炎。在《肚脐眼的秘密》一节中,作者启发孩子:小鸡、金鱼和乌龟都没有肚脐眼儿,为什么我们人类会有呢?一个看似平常的现象,却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原来,小鸡、金鱼和乌龟都是卵生的,我们人类是胎生的,肚脐眼就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生存过的证据。

当芊芊再抠肚脐眼儿玩时,我不像从前那样恐吓她了,而是庄重平静地说:“这是生命的源头,不是玩具哦!”感到我话语中对生命和健康的敬畏,芊芊对自己的小肚脐渐渐有了“尊重”,夜里不再摸肚脐,而是改成了“摸着洋娃娃”入睡。

其次要对付的健康敌人是“iPad和电视机”。

在《我会保护眼睛》分册中,《眼睛的内部结构图》帮助芊芊了解了近视眼是怎么回事,以及近视为什么难以矫正等问题。芊芊打心眼儿里认同“保护眼睛”的理念后,对大人提出的“不许用脏手揉眼睛”“不许久看电子屏”“不许戴大人的眼镜玩”“不能离电视太近”等要求便能渐渐地遵守了。

一次,当她坐在电视机前不愿挪动时,我朗读书里的一段话给她听:“眼睛的上面有眉毛吧?眉毛可以防止灰尘、汗水进入眼睛里。为了防止异物进入眼睛,以及遮挡耀眼的光线,眼睛周围还长着睫毛,当小虫子飞过来时,我们可以迅速闭上眼睛挡住它们……”然后我问芊芊:“眉毛和睫毛都能如此保护眼睛,那么小主人芊芊呢?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啊?”芊芊听了,摸摸自己的眼睛,主动离开了电视机。

再次,需要改变芊芊“懒得走路、不愿起床”的坏毛病。

芊芊常赖床,并以要迟到为借口要人用手推车、自行车送她去幼儿园。在《走、跑、跳》分册中,作者画了同手同脚、弓腰、外八字、内八字等错误走路姿势。我夸张地学给芊芊看,她笑得前仰后合。书中也画了“跑得快,跳得快”等正确的运动姿势,芊芊很愿意“示范”给大家看。除了灌输“多运动,少生病、少打针”的理念外,我们还约了邻居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有了同伴做比较,早睡早起对孩子来说就变得容易了!

此外,一个很困扰我们的问题是“垃圾食品”。

通过《食物的神奇旅行》分册中对食物进入“粉红色食道、胃袋公园、小肠公园、大肠街道”的描写,芊芊了解到吃饭不能急,需要细嚼慢咽,营养要均衡,不能挑食等道理。

当然,芊芊还是迷恋肯德基、麦当劳,想以零食代替正餐。但是她会在餐后喝鲜榨的果蔬汁。因为书中谈到了大便、小便的产生,还说吃油炸鸡块后会有便秘的痛苦,教导孩子均衡搭配饮食,要吃各种寡味的蔬菜,在不渴的时候也要喝水等。

最后解决的是“口腔健康”问题。

爷爷奶奶是老观念,认为小孩的乳牙迟早会换掉,不用刻意保护。然而,在一起阅读《牙细菌大冒险》这册书后,老人和孩子的观念都有了变化。

作者故意说反话,说食物残渣是牙细菌的“美食”,“鼓励”孩子不要刷牙,好让“牙细菌大冒险”能够成功。芊芊在读完书后就二话不说去刷牙了,还有理有据地批评爷爷刷牙不认真。从此,芊芊成了爷爷奶奶刷牙的老师,兴致勃勃地为他们示范“竖着刷牙”的方法。

在以上实践中,专家的“评判标准”让老人自动更新了健康观念,进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我已朝九晚五地去上班。上幼儿园大班的芊芊则按时起床、自己洗漱、走路上学。她身体壮壮的、吃饭不挑食、洗手很认真,成了自己身体的“好管家”。

赶走邋遢健康来

(越女士,25岁,全职妈妈)

一天,5岁的儿子小宝邀我一起玩“吐口水”的“游戏”。我摇头,找出很多理由不跟他玩:“幼儿园老师不让玩吐口水;吐口水不卫生,喷到脸上会长皮癣……”

小宝听不进去,嘟着嘴往我脸上吐口水。我很生气,揍了他一顿,忍不住琢磨一个问题:小宝为什么喜欢玩不卫生的游戏?

不只是玩吐口水,小宝还有吐痰、抠鼻孔、揉眼睛、打赤脚、用手抓饭、睡前吃夜宵、用嘴发出“放屁”声等不良习惯。或许正因为这些不卫生的坏习惯,他的眼角膜经常发炎,幼儿园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跟着生病。

被人批评时,他拉老人做挡箭牌:“为什么爷爷随地吐痰?”“为什么我要天天换裤子,奶奶不用换?”

我跟老公都是城乡结合部长大的“拆二代”,一到法定年龄便结婚生子。我们年轻贪玩,把教养孩子的事交给文化程度很低的老人和保姆,无暇纠正他们“乡下人带娃”的方式。

我爱美,常打扮得光鲜亮丽,跟女友们争奇斗艳。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友们不再秀恩爱、秀自拍,而是“秀”起了宝宝的好习惯、好品格。看到别人的孩子讲卫生懂礼貌,偶尔感受人们向脏兮兮的小宝投来诧异的目光,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调整生活的重心,花时间陪伴小宝,纠正他邋遢粗鄙的习惯,为他一辈子的健康打好基础。向闺蜜妈妈们“取经”之后,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步,教小宝保持整洁。

一开始,我“屡战屡败”。好在,闺蜜妈妈雪中送炭,送了我一套《大卫,不可以》的绘本。书里面,一个叫大卫的小男孩把自己搞得一团糟,他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画、把浴室变成沼泽地、用脏鞋子在洁净的地上踩、穿脏裤子上妈妈的床……这些事,小宝都特别爱做,而且屡禁不止。我过去的处理方式是“叫奶奶和保姆来制止”,或是“骂一通、打几下”。然而,书里的妈妈在坚定地制止、耐心地讲道理之后,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说:“大卫乖,我爱你!”

我如法炮制。刚开始,我一制止,小宝就嗷嗷叫、满屋跑。我耐心地抓住他,不许他继续“与脏为伍”。我陪小宝看《小邋遢》的动画片——那个脏兮兮、臭烘烘、被苍蝇追赶、被伙伴嫌弃的小男孩,后来成了人见人爱的“卫生宝宝”。这个故事让小宝受到启发,也激发了他改变的欲望。

第二步,远离“不卫生”的小动作,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小宝生病的时候,我趁机带他看儿童医院的健康宣传画和健康科普片,让他懂得,肮脏会滋生细菌,引发疾病,并最终导致打针吃药的后果。

我请做医生的另一位闺蜜跟小宝聊天,告诉他冬天不能打赤脚、洗手应该几步走、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捂着嘴巴等道理;我还请幼儿园的老师关注小宝“揉眼睛、咬指甲、抠鼻孔”等习惯,随时纠正。

在医生和老师的帮助下,小宝懂得了“干干净净不生病”的道理。他愿意在被人提醒的时候不对抗,而是认错、服从并洗手。我也想出一些很实用的办法帮助他。比如:我训练他一边搓洗手液一边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四句歌词唱完,才开始冲水,冲水时要把歌曲再唱一遍。

第三步,积极与家人沟通,不再事事代劳。

我帮助家人意识到过度溺爱会使小宝手脚协调能力变差;动辄带着孩子以车代步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强行给他增减衣服、戴上口罩,会让他变得逆反,缺少判断力。

我设计了一个“我是天气预报员”的游戏。让小宝像电视里《天气预报》的播音员一样,按着我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播报气温和污染指数,告诉爷爷奶奶该穿几件衣服和是否需要戴口罩。渐渐地,小宝对冷热有了概念,懂得了增减衣服,也意识到保持后背干爽可以预防感冒。在幼儿园运动出汗后,他会要求老师给他换件内衣。

家人们给予小宝更多的空间,也给予我更多的信任。渐渐地,我承担起教育小宝的责任,老人们则将精力花在家务和做饭等杂事上。看到小宝的饮食更营养均衡、作息更规律正常、刷牙洗手更自觉认真、感冒发烧越来越少,我们一家人都无比欣慰。

注重自主性和趣味性

(路老师,幼儿园高级教师)

相关调查显示,每逢冬季,“妈妈觉得冷”都是幼儿感冒的罪魁祸首。这一方面是由于家长们给孩子穿得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不懂得增减衣服、不操心自己的健康。

很多家长极其关心孩子的身体,却缺乏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其实,健康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那么,家长要如何带孩子认识身体的需要,激发孩子对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需求呢?我今天要从“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提高教育的趣味性”两个方面来谈。

每逢疾病多发季节,我们幼儿园都对幼儿进行晨检。一开始,很多小朋友不喜欢测体温,甚至哭闹拒绝。当老师耐心地讲明疾病传染的可怕性以后,孩子们的态度就转变了。他们纷纷配合、有序排队,主动佩戴晨检牌。当老师们根据晨检牌的颜色(绿色代表健康,黄色代表感冒症状,红色代表需要在园服药等),进行相应的护理时,他们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有些孩子因罹患传染类疾病不能上学,他也会在小区里避让同龄小朋友,以防传染。这说明,幼儿们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愿意帮助他人保持健康。

案例中的越女士在发现孩子存在不卫生的坏习惯和小动作时,没有一味责骂,而是先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再动用各种资源,使用各种方法来予以纠正。孩子意识到自己生病受罪与邋遢习性有关后,便愿意主动改变自己。越女士之所以能取得良好效果,是因为她成功激发了孩子“做卫生宝宝”的主动性。

所以,家中的健康教育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身体的小主人,健康的小卫士”。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带孩子认识身体的重要部位,了解人体为何需要吃、喝、拉、撒、睡,让孩子懂得基本的健康常识。比如:生病会痊愈、损伤会愈合、血液是流动的、骨头会折断、眼睛会近视、牙齿会蛀掉、补钙需要日晒、免疫系统需要运动、呼吸系统会被细菌攻击、消化系统会发出“恶心、胃疼、拉肚子”之类的警报等。

我们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多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比如组织“食物的旅行”活动,让幼儿在喝豆浆、吃饼干之后,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了解我们的牙齿,再引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话题。

情景表演、听故事、念儿歌、画洗手步骤图、玩灭绝细菌的游戏等形式,能够让幼儿回顾生活经验,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家长可以借鉴幼儿园的做法,避免教条,努力营造趣味性。案例中的王女士,使用儿童健康类的绘本作为载体,非常值得借鉴。事实上,健康教育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健康管理的软件、人体科普的动画片、带孩子打预防针、家人看病吃药的过程等,都可以拿来做“教材”。

我再举两个有趣的向儿童传递健康理念的方式。

一个是“洗手”。不少家长用“死盯”或“代劳”的方式处理孩子洗手的问题。然而有一个幼儿家长找到一款名为“超人大战细菌”的APP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切身体会到洗手的重要性,主动坚持用肥皂洗手。这时,老师、家长们再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效果就特别好。

另一个是“戴口罩”。我所在的城市雾霾严重,很多孩子却千方百计地逃避戴口罩。后来,幼儿园推荐家长下载“吹雾霾”的APP。孩子可对着手机的话筒吹气,把屏幕上的雾霾图像吹走,顺便关心一下雾霾指数,看看本市在全国的雾霾指数排行。这个貌似“肺活量大比拼”的游戏,却让幼儿关心起自己的呼吸系统健康,自觉地戴起口罩来!

总之,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孩子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学着做选择,学着负责任。其实,正常儿童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若家长过度保护、事事代办,孩子的这种本能就会弱化。所以,家长要懂得放手,让孩子一点一点地学会承担。

〔编辑:冯士军〕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运动 大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