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身体安 艾灸常相伴

疾病
养生大世界
2019年11月19日 18:12

要想身体安艾灸常相伴

李勇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來

《扁鹊心书》中就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相传南宋绍兴年间,有一个江洋大盗,无恶不作。他年轻时曾经遇到一个得道的高人传授“秘笈”。他按照这套“秘笈”修炼,年过九十还精神饱满,肌肤腴润,健步如飞……后来犯案被抓,判了死刑。临刑前,监官问他:“你这么高的年龄,还有这么好的身体,有什么养生秘术吗?”他回答说:“秘术我没有,只是年轻时师傅教我在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关元穴,用艾条施灸千炷。”那么,如此神奇的艾灸究竟有哪些功效呢?

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然而不幸的是,各种原因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曾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为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行气通络: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便可能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将艾灸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收到了不错的功效。

扶阳固脱:人体真元之气是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艾灸也常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因此,灸疗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防病保健: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病情反弹勿担心可能是排病反应

在艾灸时,有些人身体一出现一点反应就开始心里惴惴不安,是不是自己不适合艾灸了?要不要放弃呢?如果您也如此,那么便应该先做点功课了,艾灸时,许多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是正常的排病反应,身体正在康复呢。

疾病加重: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它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被赶出体外了。

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为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却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

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是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它们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自然会升,该降的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就要多喝白开水。

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

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旷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里,免得徒增新疾。

艾灸虽好 并不是人人适用

艾灸多用于以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寒性体质的人,比如: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都可以艾灸。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此外,女性例假期间、高热病人、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在艾灸前、中、后也有许多注意事项:艾灸前请关闭门窗,房间内不可以通风。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用。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便于排毒。在艾灸期间,一定不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过饥过饱、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还要保持心情愉悦,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艾灸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下面进入实操篇,您可以小试牛刀一番,记住“新人”一定要循序渐进。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如此交替悬灸,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继续第二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温馨提示: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女士,艾灸此三个穴位后,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全身尤其是小腹部十分舒畅(此种感觉一般要连续灸半个月才明显)。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艾灸 文章 穴位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