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1月17日 08:43

认知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局的影响探讨.pdf

范银娇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属于重性的精神疾病中的一种,病患在感觉、知觉、思维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会出现各方面的障碍,精神的活动也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1]。慢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中常见的一种,病患在正常的情况下智力和意识都能保持正常,但是在发病的过程中认知功能会受到损害[2]。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对病患的症状进行控制和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关的护理手段进行配合。因此本文研究探讨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5例。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28例,女性病患17例,年龄段在31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3.2)岁,病程时间为2年至18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0±1.3)年;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29例,女性病患16例,年龄度在30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3.1)岁,病程时间为2年至2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1±1.1)年。两组病患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岁,因此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比较的意义。

1.2 护理的方法

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方法为:根据病患具体的情况对病患进行心理上的安慰、鼓励、疏导、暗示、启发以及诱导等心理护理。(1)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将相关的病情知识和病患进行讲解,让病患能对自身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消除病患的疑虑和猜疑,让病患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对于病患提出的疑问相关的心理治疗医师要为其进行耐心的解答,并使用科学和合理的方式对病患进行指导,从而对病患的自主性进行激发,让病患能够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以及勇气;(2)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虽然通过药物的治疗能够对相关的症状起到缓解和控制的作用,但是病患的心理仍然存着比较大的负担和矛盾,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病患會产生焦虑和不安等不良情绪,也容易产生和常理不符合的思维,对此相关的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病患进行心理的照顾,对于病患不符合常理的认知要进行科学的解释,并对病患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让病患能够端正自身的态度,帮助病患认识到自身病情的严重性以及治疗的重要性;(3)鼓励病患的家属多和病患进行沟通。精神疾病的病患在心理上往往会觉得比较空虚和寂寞,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鼓励病患的家属多和病患进行沟通,给予病患精神上的安慰,让病患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更好的配合治疗。

1.3 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的资料采用(±s)表示,而计数的资料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患护理的效果对比

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秀的病患有17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26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95.6%;常规组中护理效果为优秀的病患有13例,护理效果为良好的病患有24例,护理的总优良率为82.2%。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护理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护理的效果(P<0.05)。

2.2 两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在护理之前,两组病患在认知功能改善评分方面的对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的评分为(73.21±6.87)分,常规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的评分为(53.93±3.21)分,两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的评分都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的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认知功能改善的评分(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所导致的因素比较多,目前在临床上对致病的原因还未能得出准确的定义,但是可以总归为个体心理上比较容易敏感的素质以及外部环境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个体患上精神分裂症[3]。而慢性精神分裂症则是患病时间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的一种精神性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比较复杂化和多样化,病患在感觉、情感、意志行为以及思维等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性障碍[4]。慢性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分为几个方面(1)感知觉方面的障碍,病患会出现幻觉包括幻听、幻视以及幻触等[5];(2)思维方面的障碍,这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思维形式上的障碍以及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3)情感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病患容易出现不协调的兴奋并且容易激怒,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4)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病患会出现选择性的注意、工作方面的记忆以及在执行的功能上出现障碍等[6]。由于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并且对自身的病情认识不清,需要采用相关的护理对病患进行调控。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是从病患的心理方面出发,相关的护理人员加强和病患的沟通,及时注意病患心理的变化情况,对于出现不良情绪的病患进行安抚,同时让病患对自身的病情有所认知,正式自身的病情并帮助其配合治疗。在护理的同时让病患的家属加强对病患的关心和照顾,让病患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从而减少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的产生。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都要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的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王健.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其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22(13):63-64.

许秀娟.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施行心理行为护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16,06(11):62.

彭红.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5,04(27):99-100.

李传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37):25-27.

陈日访. 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作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1(24):57-58.

彭爱琴,葛网平,丁小平,周玉梅,殷志萍. 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8(16):43-45.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病患 文章 认知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