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强体看黄芪

疾病
养生大世界
2019年11月17日 11:07

补气强体看黄芪养生主

陈旸

黄芪首载于我国古代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汤液本草》谓黄芪“柔脾胃,是谓中州药也”。黄芪,又名黄耆,性微温,为临床常见的补气药品,味甘,归脾、肺经。“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因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日耆也。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的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的氨酸、微量元素硒、铁、锌等,黄酮及黄翻类似物,黄芪皂苷类黄芪多糖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中医看黄芪

黄芪为脾气虚之主药,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脾气不足则影响人体健康,脾气虚临症见:面色恍白或萎黄,声音低微,四肢倦怠,乏力气短,大便无力,切脉沉细无力。当前社会生活节律加快,疲劳综合征常见,以黄芪为主药,服后能使人体较快地恢复疲劳,增强耐受疲劳能力,三五日后可使疲劳逐渐消失。近代研究亦证实黄芪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免疫力。方药常用黄芪为主要配伍,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保元汤等皆依此衍生。

固表:中医讲脾主四肢肌肉,脾胃虚则四肢皮肤腠理不固,汗液自泄,气能固摄,气虚则汗出。黄芪因其补气之功,故能实腠理,凡气虚自汗、盗汗均能治之。黄芪卫外固表,对有些病人患外感病后反复不愈,或见于体虚易感之人,缠绵不愈,喷嚏连连,鼻流清涕,畏风,中医传统经验以黄芪为主药配以防风、白术。黄芪与防风本为相畏药,同用有相畏而又相使之用,古人谓之玉屏风散,碾成细末,每日1次,每次服之。

托毒:黄芪为治疮痈之圣药:疮疡一证多因热毒壅盛,腐败气血所致,一般治当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为主,溃脓期,当清热解毒,化瘀排脓为先。若人气血不足,或医者治疗不当,损伤人体正气,无力驱邪外出。则疮疡易成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或表现为:“其疮数年不愈,外边疮口甚小,里边溃烂甚大,且有串至他处不能敷药者”。黄芪必生用,则补中有宣通之力,对疮家有宜。可见用黄芪治疮疡,必见人体正气不足,疮疡成脓不溃或溃久不敛,取黄芪补气,使气盛能托毒外出,不治疮而疮自愈,可与当归、肉桂等配伍,如托里透脓散等。

西医灵活运用同样多重功效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能明显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植物血凝素、刀豆素A、商陆素等引起的淋巴细胞转化。

增强造血功能:黄芪多糖能升高正常大鼠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增强性腺功能:黄芪可增强精子活力。在体外人的精液中添加黄芪水煎液,可使精子活动率、精子运动速度、精子头部摆动的频率等均有显著提高。这也是黄芪作为体外添加剂在辅助生育技术方面(如人工受精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体现。

抗氧化作用:可降低动物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和肝脏脂褐素含量。黄芪总黄酮也有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生物膜的损害。

强心作用:能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黄芪多糖可明显保护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对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和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降低心率。

抗溃疡作用:对多种实验性动物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对95%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损伤及大鼠幽门结扎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减少损伤面积,降低损伤指数,并可协同西咪替丁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黄芪的种种功效千百年来已被无数人证实,实不必赘述,需要者应当去正规医院开具处方,按疗程服用,日久必会见效。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黄芪 衍生 运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