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老人代代相传的“洗澡经”

疾病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1月10日 20:02

高正

有人认为,老年人经常洗澡,可以疏通筋骨、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实不然。在如皋老人看来,老人过度洗澡,会使皮肤腠理疏松,津液大出,精神元气随着汗液排泄,很容易损耗人体内的津液和元气。

如皋老年人提倡适度洗澡,认为过度洗澡容易损耗人体内的津液和元气,有没有科学道理呢?答案是肯定的。

津液是中医对人体内一切水分的总称,汗亦为津液所化生。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靠脾胃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肾藏精主津液,肾阳推动津液的输布,肾阳的蒸腾气化,通过汗孔布散到皮肤成为汗。津液可以滋润皮肤、口、眼、鼻、耳、二阴,充养脏腑、骨髓和脑。津液渗注经脉之内,化生血液,精与血同源。要得长寿健康,就必须保护津液不受损伤。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秋天干燥当令,“燥胜则干”容易耗气伤津,而冬季阳气蛰伏,随意洗澡,元气随着津液外泄。再说老年人的皮脂腺多有萎缩,加之日常活动少,并不怎么出汗,身体也就少了泥垢,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三天两头地洗澡。

那么如皋老人是怎样洗澡的呢?如皋老人洗澡又有哪些讲究呢?我在如皋走访时了解到,如皋老人洗澡特别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要“对症”洗澡。首先要清楚自己患有什么样的病,比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这样的老人洗澡时,要特别慎重,要有家人陪伴照顾。

二要“限时”洗澡。浴室通气性较差、温度高、湿度大,导致浴室内的氧气含量较低。老人体质一般较虚弱,长时间洗澡容易出现目眩、心悸、胸闷等症状。所以老人洗澡要“速战速决”。

三是老人宜洗“盆浴”。盆浴比淋浴节省体力,更安全。老人可以躺在里面泡澡,全身放松,闭目养神,这样可以把身体的疲劳感释放掉。但要注意浴室地面应放防滑垫。防止老年人起浴时因为地面湿滑而摔倒。

四是陪护老人洗澡。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最好在家人的陪护下洗澡。儿女可以帮助搓背、按摩,既尽显孝心,又保障了老人的安全。即使不用陪护,也切忌反锁浴室门。老人进浴室后,家人还要将电视音量调低,以便听到浴室内的异常声响或老人的呼救声,可以及时施救。

如皋长寿老人还有不少奇特的“洗澡方式”。比如“干洗法”,就是挑一个暖阳的中午,打一盆热水。先脱了上身的衣服,用湿热毛巾擦身后,再用干毛巾用力擦至皮肤微红即止。然后穿上上衣,再脱去下裤,依法擦洗。这样的洗法方便、安全,还能起到按摩皮肤的作用,深受老人喜爱。

还有一种夏秋时节老人常洗的“半身浴”。以39℃左右的温水,浸泡肚脐以下部位30分钟以上,在这个温度中浸泡的老年人,不会引起血压和心跳的异常变化,整个人容易放松。

家住搬经镇的110岁老人郭学美,至今耳不聋眼不花,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他的家人告诉我,老人的“洗澡经”概括为“少、短、快”三个字。“少”,即很少洗澡,夏季从不入浴,每天用温湿毛巾擦擦全身;春秋两季,每半个月洗一次“半身浴”;入冬后一般一个月洗一次全身浴。“短”,即洗澡时间短,一般10分钟左右,用热水冲冲、毛巾擦洗即可。“快”,即洗澡后上床能快速入睡,深度睡眠约1小时,醒后很快恢复元气,全身轻松舒畅。

在长寿之乡,老人们总结出来的这些洗澡“门道”,为什么能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有理可循、简易有效。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津液 老人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