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英+张良芳
摘要: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或因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患者给予宫体或深部肌肉注射。结果 在70例患者中,68例显著有效,1例有效,有效率98%,1例无效,无效率1.4%。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显著,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满意。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在产科中属于急重症,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到产妇的生命。而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临床上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应用缩宫素治疗,但对于某些难治的产后出血仍需良策。自2011年我科引进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止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统计了70例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孕产妇,具体表现为巨大儿、产程延长、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疤痕子宫、羊水过多等。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为28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36例。
1.2 治疗方法和观察内容 剖宫产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肌注缩宫素20u,仍子宫收缩欠佳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宫体或深部肌肉注射,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1.3 诊疗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单次注射后,68例阴道流血立即减少,子宫收缩明显好转。1例重复注射一次,30分钟内出血减少,总有效率98%。1例无效,行B-lynch缝合,无一例子宫切除。
1.4 不良反应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约占20%,极为少见的是低热、血压升高,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
2.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居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在产后出血的患者中,90%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因此加强子宫收缩是治疗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应用药物治疗仍是临床首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一直采用缩宫素注射,起到一定效果,但缩宫素的半衰期短,在体内很快被灭活和消除,且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个体差异很大,有少数患者对缩宫素欠敏感,并且缩宫素对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效果不明显,使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不能很好地控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为PGF2a的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注射液,是强有力的子宫强收缩剂,引起全子宫协调有力的收缩。其适应症为常规处理方法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用法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宫体注射或深部肌肉注射,3分钟起作用,半小时达高峰,作用可维持2小时。如有需要可15-90分钟重复注射,但总量不超过2mg。研究认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控制其他方法无效的出血,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建议应用缩宫素15分钟无效后,立即应用。同时认为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预防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已经发生产后出血后再使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