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病房科室质控方案 ...
刘辉 罗永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小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身体发育不全,免疫能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同时,对于病痛的抵抗力低下,易出现情绪化,影响治疗依从性[1]。为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460例患儿和2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患儿和25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未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30例患儿和25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在21-42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26.56±2.14)岁,学历:本科以及以上学历10名、大专学历11名、中专学历4名。对照组男160例,女70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02±1.24)岁;观察组男156例,女7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05±1.23)岁。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措施为:①情感化管理: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和分工的时候,根据护理人员的性格特点、专业水平、身体状况等进行排班和分工安排,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在保证患儿受到护理的同时,给予护理人员充分休息时间;关心护理人员的日常生活,给予护理人员温馨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在护理人员出现护理错误时,护士长尽可能的为护理人员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避免产生同样的错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治愈率。②自我管理: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控制和管理。③技能培训管理:针对相关的操作技能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提高操作能力。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主要包括:护士仪表、查房频率、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理人员满意度:自我学习、操作技能、工作积极性;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满意度越低,反之,越高。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全录入excel表格中,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用(±s)表明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P值<0.05,表明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
觀察组护士仪表、查房频率、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等家属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自我学习、操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护理人员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内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对于患儿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患儿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充分的提升了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护理干预,有效的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提升,展现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提高了患儿家属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和护理人员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2]。童研究中,通过对比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和未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患儿的护理质量,能够清楚的得知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了家属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迎春.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有效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5(1):143-145.
[2] 陈丹丹,彭洋.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