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月31日 18:55

梅花针的临床应用述论.pdf

马彩萍

【中图分类号】R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一、操作方法

1.打刺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针具和被针刺的皮疹区,以手腕弹力上下打刺,以皮肤红晕不出血或渗出很少量血为宜。刺激强度一般分为轻刺和重刺两种。

2.打刺部位一般分为3种。(1)常规部位打刺,一般用轻刺(或略重)手法,由背部第七颈椎开始,沿脊柱旁开二指、顺序由上向下打刺,每针间距离1em,直至尾骶部。每日1次。(2)皮肤局部打刺,一般采用重刺激手法,可每日1次。(3)重点打刺,即根据不同疾病所选择的刺激部位,手法宜稍重,目的在于改善某些突出症状。

二、临床应用举例:

1.带状疱疹——又名“蛇串疮”“缠腰火丹”,是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湿热毒蕴,火毒炽盛,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滞不通而发为本病,疼痛剧烈。使用梅花针将水疱刺破,排出疱液,加速皮疹愈合,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

2.慢性湿疹——慢性湿疹,属于中医“湿疮”的范畴。慢性湿疹多因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并经过漫长的搔抓,患处皮损增厚,肌肤甲错,患者常感觉瘙痒难忍。梅花针扣刺局部具有疏经通络、祛风止痒,濡润肌肤的作用。

3.白癜风——白癜风是以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皮肤变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或肝肾不足,外邪侵入,而致气血失和、脉络瘀阻而酿成白斑。运用梅花针扣刺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濡润肌肤,使其复色的作用。

4.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中医称之为“牛皮癣”、“摄领疮”,以患处瘙痒,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反复发作为疾病特征。病初由风湿热邪阻滞肌肤引起,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或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抑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气血运行失调,凝滞肌肤而发。叩刺脊柱两侧,以清肝泻火、活血化瘀;叩刺局部以破瘀泻热、祛风止痒,使其气血运行通畅。

5.斑秃——中医称为“鬼剃头”。发为血之余,脱发主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生发无源,毛根空虚而引起,或情志抑郁化火,损阴耗血,血热生风,毛发失于阴血濡养而突然脱落,又有腠理不固,风邪内侵,血热风燥之因。梅花针通过叩击脱发局部,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引气血达表,刺激毛囊复苏,使毛发再生达到生新发的目的。

三、体会

梅花针是一种有自身特色的中医外治法,疗效确切。根据病位深浅选择叩刺的轻重,并做好叩刺部位的消毒以防感染,合理安排时间间隔,忌食刺激性食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凡皮肤红肿、糜烂和溃疡均不宜打刺;孕妇胸、腰部部位禁忌打刺;空腹不宜刺激;对初治患者应进行解释,以配合治疗;有的患者治疗3—5日后,如出现头痛失眠,胃纳差等现象,应延长间隔时间,减轻刺激强度,减少刺激部位。反应严重者可休息2~3日后,再作治疗;少数患者治疗l~2次后,刺激部位如现丘疹、发痒,一般可逐渐减轻,自然消退,勿须特别处理。梅花针操作要点如下:用手握针柄,食指伸直压在针柄上面,以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再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尾部固定予小鱼际处,运用手腕的弹力,均匀而有节奏地弹刺,其频率为每分钟90~120次;一般以皮肤红晕不出血或渗出很少量血为宜;按病情需要分别施用轻、重两种刺激法:轻刺用力较轻,以患者稍有刺痛感为度;重刺用力较大,但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目前梅花針已在皮肤科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在继承古人使用梅花针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赋予它新的内涵,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疗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朱颖 , 齐伟 , 纪青山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梅花 气血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