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地区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现状的研究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月23日 12:01

扬中市农村0 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应用研究.pdf

商益群+丁一博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O~3岁婴幼儿父母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占9.0%;部分了解的占18.0%;不了解的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占44.7%。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坐稳”知晓率排首位,达83.7%。父母早教知识得分与环境及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PO.05)。父母早期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排首位,占80.2%;医务人员咨询为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首位方式,占74.8%。结论: 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基本知识和促进方法了解不够,但对早期教育相关知识表现出很高的需求。应该明确不同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重要性的宣传,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关键词】 婴幼儿; 家庭早期教育;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0~3岁时期是儿童教育的萌芽阶段。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目前,在我国以3岁以下地区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该研究以石桥地区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家庭教育现状,从而为促进其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石桥地区O~3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00户,本地300户,流动300户。获得合格的母亲问卷352份、儿童父亲问卷248份。

1.2 调查方法 : 用自拟“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问卷”,对0~3岁儿童家庭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家长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当场发卷当场收回,为保证调查质量,本调查采用匿名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 资料处理采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之间及两组性别与年龄段的比较,采用a=0.05的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定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有54人,占9.0%;部分了解的有108人,占18.0%;不了解的有170人,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有268人,占44.7%。

2.2 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抬头稳、几个月能独坐、早产儿可以水泳吗、孩子不会翻身需要训练吗”知晓率比较高,均在73.O%以上。但对其他相关知识“孩子什么时候会笑出声音、什么时候能独自站立、抚触对智力有好处吗”知晓率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尤其是“新生儿能看到多远的距离低于30.0%。

2.3 父母耍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情况: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中(5~7分)”占54.0%,显著高于得分“高(8~10分)”占28.3%及得分“低(1—4分)”占17.7%,见表2。

2.4 影响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程度相关因素分析:父母不同年龄问早教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562,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早教知识得分(7.53±1.10)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2,P<0.01)。家庭月收入≥5 000元者早教知识得分(7.66±1.13)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8,P<0.001)。见表3。

2.5 婴幼儿父母早教知识需求情况 : 早期发育知识讲座、婴幼儿抚触、婴幼儿被动操、婴幼儿游泳需求量均在75.O%以上;语言训练、动作训练、视力与听力训练需求量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见表4。

2.6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时间,79.7%在周末;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均在60.O%以上;尤其是育儿学校达68.0%。见表5、表6。

3 讨论

3.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知识了解状况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00例父母中44.7%不了解或部分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对智能发育知识,得高分(8~10分)的仅占28.3%。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关心每个月体重及身高的增长,而忽略儿童的心理智能发育,甚至有的家长对早教抱有怀疑态度,不看好早期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太早教育会累坏孩子。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居住环境也是影响早期教育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早期教育知识得分要高,与有关报导一致[2-3],这样的家庭往往更注重后代的教育培养。这些父母更能够通过媒介,如网络、媒体、书籍、专业医务人员咨询指导.主动获取育儿知识。流动人口相对而言,网络、媒体、报纸、书籍相对贫乏,家长获取早教知识的途径相对狭窄,故对婴幼儿发育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儿童保健健康宣教工作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尤其应加强相对低收入、低文化层次、偏远农村家庭的健康宣教,传授健康知识,尽可能让他们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早期教育服务。

3.2 婴幼儿父母对早教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要幼儿父母对“早教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占首位,达80.2%。其次是对婴幼儿智能促进的方法感兴趣.比如对要幼儿抚触、被动操、游泳的需求相对较高,均达到75.0%以上。提示早期教育的服务项目需求量相当大,应该将早期教育工作常规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要求,促进婴幼儿潜能开发。健康宣教是进行早期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告知婴幼儿父母常见的婴幼儿发育基本常识,还要告知他们智力发育的促进方法,包括早期的视觉、抚触、听觉刺激、语言能力、动作训练,指导家长购买合适的玩具及游戏方式。早期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早教课,对家长的教养观念态度、方法和教养行为的指导也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父母对孩子的亲吻、多拥抱、多鼓励,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都是早期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他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行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3 早期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采用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家长,达到使家长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护理、防治常见疾病、合理添加营养、开发小儿发达的智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期教育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达74.8%,与有关报导相似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亦均在60.0%以上。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时间上,调查显示,79.7%在周末。因而,我们应有组织、有系统地多开展健康教育专家讲座,时间尽可能选择在双休日,以便保证有更多的家长能参加。同时,可考虑设置热线电话、电脑网络、资深保健人员现场咨询、护理人员家访等服务,使家长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准确的保健信息,扩大宣传,增加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另外,由于候诊和执行治疗,护理人员和家长接触时问较长,因此,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让家长在候诊时阅览、学习,增加他们的儿童保健基本知识。如护理人员可根据家长的需要,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指导观看录像或墙报,并给以必要的解释和示范,使家长做到动作规范、熟练,让家长把育儿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够真正结合起来,父母应避免溺爱、漠视儿童等不良的育儿方式,多采用表扬鼓励及正确的赏罚方法,注重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同时父母也应努力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消除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儿童早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促进智力发育预防智力低下重在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32—35.

[2] 周惠联,游春华.儿童保健门诊的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6):418—419.

[3] 何金清.家长对要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状况和教育服务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06,82(2):143—144.

[4] 黄师菊,邹小兵,秦秀群,等.晏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731—732.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O~3岁婴幼儿父母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占9.0%;部分了解的占18.0%;不了解的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占44.7%。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坐稳”知晓率排首位,达83.7%。父母早教知识得分与环境及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PO.05)。父母早期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排首位,占80.2%;医务人员咨询为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首位方式,占74.8%。结论: 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基本知识和促进方法了解不够,但对早期教育相关知识表现出很高的需求。应该明确不同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重要性的宣传,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关键词】 婴幼儿; 家庭早期教育;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0~3岁时期是儿童教育的萌芽阶段。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目前,在我国以3岁以下地区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该研究以石桥地区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家庭教育现状,从而为促进其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石桥地区O~3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00户,本地300户,流动300户。获得合格的母亲问卷352份、儿童父亲问卷248份。

1.2 调查方法 : 用自拟“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问卷”,对0~3岁儿童家庭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家长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当场发卷当场收回,为保证调查质量,本调查采用匿名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 资料处理采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之间及两组性别与年龄段的比较,采用a=0.05的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定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有54人,占9.0%;部分了解的有108人,占18.0%;不了解的有170人,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有268人,占44.7%。

2.2 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抬头稳、几个月能独坐、早产儿可以水泳吗、孩子不会翻身需要训练吗”知晓率比较高,均在73.O%以上。但对其他相关知识“孩子什么时候会笑出声音、什么时候能独自站立、抚触对智力有好处吗”知晓率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尤其是“新生儿能看到多远的距离低于30.0%。

2.3 父母耍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情况: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中(5~7分)”占54.0%,显著高于得分“高(8~10分)”占28.3%及得分“低(1—4分)”占17.7%,见表2。

2.4 影响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程度相关因素分析:父母不同年龄问早教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562,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早教知识得分(7.53±1.10)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2,P<0.01)。家庭月收入≥5 000元者早教知识得分(7.66±1.13)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8,P<0.001)。见表3。

2.5 婴幼儿父母早教知识需求情况 : 早期发育知识讲座、婴幼儿抚触、婴幼儿被动操、婴幼儿游泳需求量均在75.O%以上;语言训练、动作训练、视力与听力训练需求量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见表4。

2.6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时间,79.7%在周末;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均在60.O%以上;尤其是育儿学校达68.0%。见表5、表6。

3 讨论

3.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知识了解状况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00例父母中44.7%不了解或部分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对智能发育知识,得高分(8~10分)的仅占28.3%。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关心每个月体重及身高的增长,而忽略儿童的心理智能发育,甚至有的家长对早教抱有怀疑态度,不看好早期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太早教育会累坏孩子。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居住环境也是影响早期教育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早期教育知识得分要高,与有关报导一致[2-3],这样的家庭往往更注重后代的教育培养。这些父母更能够通过媒介,如网络、媒体、书籍、专业医务人员咨询指导.主动获取育儿知识。流动人口相对而言,网络、媒体、报纸、书籍相对贫乏,家长获取早教知识的途径相对狭窄,故对婴幼儿发育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儿童保健健康宣教工作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尤其应加强相对低收入、低文化层次、偏远农村家庭的健康宣教,传授健康知识,尽可能让他们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早期教育服务。

3.2 婴幼儿父母对早教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要幼儿父母对“早教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占首位,达80.2%。其次是对婴幼儿智能促进的方法感兴趣.比如对要幼儿抚触、被动操、游泳的需求相对较高,均达到75.0%以上。提示早期教育的服务项目需求量相当大,应该将早期教育工作常规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要求,促进婴幼儿潜能开发。健康宣教是进行早期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告知婴幼儿父母常见的婴幼儿发育基本常识,还要告知他们智力发育的促进方法,包括早期的视觉、抚触、听觉刺激、语言能力、动作训练,指导家长购买合适的玩具及游戏方式。早期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早教课,对家长的教养观念态度、方法和教养行为的指导也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父母对孩子的亲吻、多拥抱、多鼓励,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都是早期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他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行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3 早期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采用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家长,达到使家长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护理、防治常见疾病、合理添加营养、开发小儿发达的智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期教育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达74.8%,与有关报导相似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亦均在60.0%以上。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时间上,调查显示,79.7%在周末。因而,我们应有组织、有系统地多开展健康教育专家讲座,时间尽可能选择在双休日,以便保证有更多的家长能参加。同时,可考虑设置热线电话、电脑网络、资深保健人员现场咨询、护理人员家访等服务,使家长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准确的保健信息,扩大宣传,增加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另外,由于候诊和执行治疗,护理人员和家长接触时问较长,因此,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让家长在候诊时阅览、学习,增加他们的儿童保健基本知识。如护理人员可根据家长的需要,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指导观看录像或墙报,并给以必要的解释和示范,使家长做到动作规范、熟练,让家长把育儿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够真正结合起来,父母应避免溺爱、漠视儿童等不良的育儿方式,多采用表扬鼓励及正确的赏罚方法,注重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同时父母也应努力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消除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儿童早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促进智力发育预防智力低下重在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32—35.

[2] 周惠联,游春华.儿童保健门诊的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6):418—419.

[3] 何金清.家长对要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状况和教育服务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06,82(2):143—144.

[4] 黄师菊,邹小兵,秦秀群,等.晏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731—732.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相关知识知晓及需求状况,为更好地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自编),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O~3岁婴幼儿父母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占9.0%;部分了解的占18.0%;不了解的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占44.7%。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坐稳”知晓率排首位,达83.7%。父母早教知识得分与环境及家庭经济状况显著相关(PO.05)。父母早期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排首位,占80.2%;医务人员咨询为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首位方式,占74.8%。结论: 婴幼儿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基本知识和促进方法了解不够,但对早期教育相关知识表现出很高的需求。应该明确不同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对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重要性的宣传,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关键词】 婴幼儿; 家庭早期教育;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0~3岁时期是儿童教育的萌芽阶段。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实施早期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目前,在我国以3岁以下地区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该研究以石桥地区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家庭教育现状,从而为促进其早期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石桥地区O~3岁儿童的父母为调查对象。共调查600户,本地300户,流动300户。获得合格的母亲问卷352份、儿童父亲问卷248份。

1.2 调查方法 : 用自拟“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问卷”,对0~3岁儿童家庭基本信息、一般情况、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家长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当场发卷当场收回,为保证调查质量,本调查采用匿名问卷。

1.3 统计学方法 : 资料处理采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之间及两组性别与年龄段的比较,采用a=0.05的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定义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定义完全了解的有54人,占9.0%;部分了解的有108人,占18.0%;不了解的有170人,占28.3%;部分了解或不了解的有268人,占44.7%。

2.2 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父母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相关知识“孩子几个月抬头稳、几个月能独坐、早产儿可以水泳吗、孩子不会翻身需要训练吗”知晓率比较高,均在73.O%以上。但对其他相关知识“孩子什么时候会笑出声音、什么时候能独自站立、抚触对智力有好处吗”知晓率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尤其是“新生儿能看到多远的距离低于30.0%。

2.3 父母耍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情况:父母婴幼儿智能发育基本知识问卷调查得分“中(5~7分)”占54.0%,显著高于得分“高(8~10分)”占28.3%及得分“低(1—4分)”占17.7%,见表2。

2.4 影响婴幼儿父母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程度相关因素分析:父母不同年龄问早教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562,P>0.05)。父母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者早教知识得分(7.53±1.10)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2,P<0.01)。家庭月收入≥5 000元者早教知识得分(7.66±1.13)高于所列举的其他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8,P<0.001)。见表3。

2.5 婴幼儿父母早教知识需求情况 : 早期发育知识讲座、婴幼儿抚触、婴幼儿被动操、婴幼儿游泳需求量均在75.O%以上;语言训练、动作训练、视力与听力训练需求量相对要低。均在60.0%以下。见表4。

2.6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 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的时间,79.7%在周末;获取早教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均在60.O%以上;尤其是育儿学校达68.0%。见表5、表6。

3 讨论

3.1 婴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知识了解状况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00例父母中44.7%不了解或部分了解早期教育的意义,对智能发育知识,得高分(8~10分)的仅占28.3%。很多家长过于重视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关心每个月体重及身高的增长,而忽略儿童的心理智能发育,甚至有的家长对早教抱有怀疑态度,不看好早期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太早教育会累坏孩子。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与居住环境也是影响早期教育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家庭,早期教育知识得分要高,与有关报导一致[2-3],这样的家庭往往更注重后代的教育培养。这些父母更能够通过媒介,如网络、媒体、书籍、专业医务人员咨询指导.主动获取育儿知识。流动人口相对而言,网络、媒体、报纸、书籍相对贫乏,家长获取早教知识的途径相对狭窄,故对婴幼儿发育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儿童保健健康宣教工作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尤其应加强相对低收入、低文化层次、偏远农村家庭的健康宣教,传授健康知识,尽可能让他们的孩子能享受到更多的早期教育服务。

3.2 婴幼儿父母对早教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调查显示,要幼儿父母对“早教发育知识讲座”的需求占首位,达80.2%。其次是对婴幼儿智能促进的方法感兴趣.比如对要幼儿抚触、被动操、游泳的需求相对较高,均达到75.0%以上。提示早期教育的服务项目需求量相当大,应该将早期教育工作常规应用于儿童保健门诊,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儿童保健知识日益增长的要求,促进婴幼儿潜能开发。健康宣教是进行早期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我们不仅要告知婴幼儿父母常见的婴幼儿发育基本常识,还要告知他们智力发育的促进方法,包括早期的视觉、抚触、听觉刺激、语言能力、动作训练,指导家长购买合适的玩具及游戏方式。早期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上早教课,对家长的教养观念态度、方法和教养行为的指导也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父母对孩子的亲吻、多拥抱、多鼓励,陪孩子讲故事、做游戏、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都是早期教育的内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他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行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3 早期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采用科学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家长,达到使家长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护理、防治常见疾病、合理添加营养、开发小儿发达的智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期教育知识的方式:医务人员咨询达74.8%,与有关报导相似家庭访视、参加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亦均在60.0%以上。婴幼儿父母获取早教知识时间上,调查显示,79.7%在周末。因而,我们应有组织、有系统地多开展健康教育专家讲座,时间尽可能选择在双休日,以便保证有更多的家长能参加。同时,可考虑设置热线电话、电脑网络、资深保健人员现场咨询、护理人员家访等服务,使家长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准确的保健信息,扩大宣传,增加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另外,由于候诊和执行治疗,护理人员和家长接触时问较长,因此,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让家长在候诊时阅览、学习,增加他们的儿童保健基本知识。如护理人员可根据家长的需要,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指导观看录像或墙报,并给以必要的解释和示范,使家长做到动作规范、熟练,让家长把育儿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够真正结合起来,父母应避免溺爱、漠视儿童等不良的育儿方式,多采用表扬鼓励及正确的赏罚方法,注重加强育儿知识的学习;同时父母也应努力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消除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儿童早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促进智力发育预防智力低下重在早期教育[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1):32—35.

[2] 周惠联,游春华.儿童保健门诊的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6):418—419.

[3] 何金清.家长对要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状况和教育服务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06,82(2):143—144.

[4] 黄师菊,邹小兵,秦秀群,等.晏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6):731—732.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家庭 调查 婴幼儿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