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茶养生

疾病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0月23日 14:40

春季养生茶怎样喝更健康

品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文化,而且有利于养生保健。在所有的春季保健食品中,茶是最佳的选择。因为人体的新陈代谢在春天日趋旺盛,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会相应加快、增多。春季适当喝茶不仅可以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春季养阳 宜喝花茶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阳气潜藏一冬,从春天开始升发,因此春夏要“养阳”。在此时节常喝些花茶不仅有助于散发冬天积聚在体内的寒气,促使人体阳气生长,还能提神醒脑,解除“春困”,振奋精神。

茉莉花茶具有理气开郁的作用,能安定精神,使人清新舒畅,消除疲劳、头痛等。同时还能帮助肠胃吸收消化,缓解胃痛。对于治疗发烧感冒、鼻塞不通、腹泻、便秘等很有帮助。

桂花茶具有温补阳气之功效,很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畏寒、四肢肢冷、大便溏薄的人饮用,对十二指肠溃疡、胃寒胃疼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能消炎解毒、促进血液循环。

玫瑰花茶具有理气解郁、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可以通过疏肝理气来调和情绪,解除胸闷、胀痛等。其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的女性。

清肝化湿 绿茶甚佳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着重于清肝、柔肝、疏肝、护肝。绿茶颇具祛毒、清肝、利胆之效。尤其是在清明、谷雨前后上市的新茶,经过一冬营养的积累,茶叶内的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充足,茶叶的香气、滋味都较好。特别适合因生活缺乏规律、接触烟酒频繁,体质湿热的人,绿茶能较好地起到以气化湿的作用。

不过绿茶略偏寒性,所以在饮用时要注意酌量,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可过量饮用,以免伤及脾胃。

品尝新茶 五点提醒

一、新茶不可急着喝。刚采摘下来不到一个月的茶叶,由于未经较长时间放置,其中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对人有益的物质还没完全氧化,可能导致饮后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此外,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容易使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醉茶”现象。

二、饭后别马上喝茶。这是因为大量的水进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会冲淡消化液,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饭后立即喝茶,会使胃中未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和单宁酸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蛋白质吸收。此外,茶叶还会妨碍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三、勿喝浓茶、烫茶。一般来说,饮茶宜淡不宜浓。用沸水冲泡,可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龙井茶,可用80℃到85℃的开水冲泡,从而使茶水香气纯正,滋味甘醇。人的食管壁很娇嫩,只能耐受50℃到60℃的食物。喝太烫的茶很容易把口腔、咽喉部和食管的上皮细胞烫伤,经常反复地烫伤容易引起上皮细胞突变,成为癌变隐患。

四、茶与药物不能同时饮用。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服用后都不要马上喝茶,更不要用茶水来送服药物,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有效吸收。

五、心血管疾病患者、脾胃虚弱的人以及容易失眠者都不适宜大量喝茶。

自制茶饮 灵活对症

以茶代药自古就是中医饮食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各人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制保健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疏肝消郁茶 佛手片5克 腊梅花3克 陈皮5克 玫瑰花3克

有助缓解压力,消除紧张工作环境中产生的不良情绪。

养血美容茶 生黄芪6克 当归6克 月季花3克 凌霄花3克 红枣3枚

具有养血活血、调经美容的作用,有助气血不调和而导致神疲乏力面色差的人尽早恢复精力,改善面色。

健脾养胃茶 炙黄芪6克 炒党参6克 炙甘草6克 大枣3枚陈皮 3克

具有健脾益气、补虚养胃的作用,对倦怠乏力、食欲不佳、腹泻等症状多有改善作用。

降脂减肥茶 山楂10克 荷叶10克 虎杖10克 陈皮5克

健脾化痰、利胆除湿,能帮助排出体内垃圾,常服可消脂瘦身。对高血压病、高血脂症患者还可帮助其血管弹性的恢复。

安神助眠茶 当归9克 百合9克 合欢花9克 薰衣草6克

补血益气、养心安神,适合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脾两虚、入睡困难的人。

健胃消食茶 藿香4克、佩兰5克、薄荷5克、白蔻仁2克

有健脾胃、消食的作用,可用于肥腻食物吃得过多、消化不良、口中粘腻无味或口臭等。

春季喝什么茶好

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肝火旺盛,使人做事急躁,容易发火。因此,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喝茶有助于养生,那么春季养生喝什么茶最好呢?喝茶当然要喝好茶,要喝上等的茶,特别是女人更要喝属于女人健康的茶。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春季茶疗首先必须柔肝、护肝、疏肝、养血;其次应为度夏作准备,宜健运脾胃。阳春三月,可酌情选服气味芬芳的花茶,以振奋精神,散发体内郁积之寒气,促进人体阳气之生发;或选用红茶以解酒宴之油腻,以帮助消化;或酌量品用上好的新茶以收涤烦去毒、清利肝胆之效……均是春季茶疗保健养生的佳美之法。

春一月(早春)——少食寒,饮茶宜花茶

春一月(早春),此时冰雪初融,阳光初发,阴寒减退,由寒转为暖。但冰雪融化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温仍然比较低,所以还有寒气袭人的感觉。春寒料峭仍是初春气候的写照。在这个季节,人体体内营养物质消耗比较大,能量储存也是一年中的最低点。

春二月(仲春)——饮花茶食山野菜

春二月(仲春),天气因冷、热空气往返交汇,雨水较多,时阴时晴,时雨时风,故有春雨绵绵、清明时节雨纷纷之说。在此季节,人们常难以及时适应气候变化,易外感风邪温邪,而患感冒或风温症;亦易外感湿邪而致胸闷不畅,困倦乏力,或患皮肤疾病。endprint

在《千金方》中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所以仲春选用大枣、山药、蜂蜜来滋补脾胃,减少过酸、过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田间的山野菜也有了,可以选择山野菜(如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香椿、竹笋、灰灰菜等)和一些蔬菜、水果,以弥补冬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消耗。此时仍宜饮花茶。

春三月(晚春)——春食“凉”饮茶宜绿茶

此时是春夏交换的时间,气温开始偏热,饮食上应该选择凉而清淡的为宜。

在《饮食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所以要选择绿豆汤、酸梅汤、绿茶之类的食物,以防止体内的积热。此时不适宜用大辛大热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麻辣火锅等,以防结热化火,变发成疮痈、疖肿。适宜饮绿茶。此时的绿茶清热,强心止渴。

春季如何保存茶叶

茶叶,本质上就是一种农产品。所有农产品都有保质期,过期变质是不能食用或饮用的,茶叶当然也不例外。茶叶也有保质期,许多消费者不知道,茶商也不愿意承认,所以,许多茶叶的包装上,不注明保质期。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证质量。

判断茶叶是否过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是否发霉或出现陈味。

二是看茶汤颜色。比如绿茶是否变红,汤色是否变褐、变暗。

三是品滋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当然,这些外行人不易辨清。如果是散装茶叶,买回家已超过18个月,那生产时间就更久了,应慎重饮用。

目前我国的各茶厂大多是靠品茶专家通过现场鉴定来敲定一批茶到底属于哪个级别、值多少钱的,制订的保质期也未必非常准确。所以“保质期”就成了一个暧昧不清的话题,有的说是一年,有的说是半年,有的就干脆不在包装上标明保质期,直放到“茶味尽失”为止。

实际上,目前国家以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也作出了限定。但国家对普洱茶没有制定标准,因为它是全发酵产品,比较难制定保质期标准。其他类茶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操作,否则过了保质期,茶叶就失去了自身的品质和韵味,若受潮发霉还对人体有害。

当然,茶叶的保质期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像普洱茶、黑茶,陈化的反而好一些,保质期可达10~20年;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再如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反而能提高茶叶品质。

正因为这一特性,前些年,有 人炒作老茶,一块陈年普洱茶甚至被炒至上百万元。炒作是商人的游戏,茶毕竟是给人喝的,老茶保存不当,变了质,也是劣品,不能喝。比如普洱茶,一般要求有专门的贮藏室,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75%左右。另外室内要通风,不与有异味物品一起摆放,每隔3个月还要翻动茶叶一次。这些条件,一般茶叶爱好者、收藏者都很难做到。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个月~24个月不等。散装茶叶保质期就更短,因为散装摆放在外的过程会吸潮、吸异味,这样不仅使茶叶丧失原茶风味,也更容易变质。如绿茶,一般还是新鲜的比较好。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

茶叶不为人知的作用

茶叶是人类的长寿饮料

专家试验和研究发现茶多酚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物质,对细胞的突然变异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维生素E被医学界公认为抗衰老药物,然而茶叶中的茶多酚对人体内产生的过氧化脂肪酸的抑制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近20倍,具有防止人的老化的作用。在一般浓度下,每百毫升的茶汤中约含有120~250毫克的茶多酚。

饮茶对长寿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我国唐代刘禹锡、白居易,宋代苏东坡、陆游等都是古代著名的文豪。他们不仅撰写了许多与品茗有关的诗词,而且都酷爱饮茶。有趣的是,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物质水平低下,人的平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他们的寿命都较长:刘禹锡活到70岁,白居易活到74岁,苏东坡活到65岁,陆游则活到85岁高龄。

在现代高龄老人们中,很多人都有饮茶的嗜好。上海市曾有一位超过百岁的张殿秀老太太,每天起床后就要空腹喝一杯红茶,这是她从二十几岁起就养成的一种习惯。四川省万源县大巴山深处的青花乡被称为“巴山茶乡”,由于那里的人都有种茶、喝茶的习惯,所以全乡一万多人中至今未发现一例癌症患者。那里有100多名老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最大的已超过百岁。据一位8旬老人说,他从2岁起就开始喝茶,且每天如此。那里人视饮茶为饭食,宁可少吃一餐饭,也不少喝一杯茶。前苏联老人阿利耶夫活到110多岁,他长寿的秘密就是不喝酒,不抽烟,喜欢喝茶和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埃及尼罗河三角洲贝海拉省的一位农民札那帝·米夏尔活了130多岁,他从不抽烟,但每天要喝6杯茶。被陆定一同志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老先生一生研究茶、酷爱茶,活到92岁高寿。我国著名的茶学专家、安徽农学院茶业系的两位受人尊崇的茶界元老王泽农教授和陈椽教授都是不喜烟、酒,喜爱茶,如今虽都已达85岁高龄,但身体都还很硬朗。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研究了145种茶叶后证实,茶叶确实有阻止人体内亚硝胺合成的作用。日本癌学会也认为,绿茶中的鞣酸能够控制癌细胞的增殖,长期饮茶,尤其是饮绿茶,对防癌益寿确有效果。日本新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也表明:饮茶对促进长寿的确大有稗益,在日本研习茶道的人往往多高寿。

茶叶中所含的芳香物质、生物碱、类黄酮等成份能减低人体中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的含量和降低血脂浓度,具有较强的解脂作用;同时茶叶中的脂多糖物质可减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对造血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同,另外,茶叶中的重要成份茶多酚是一种天然优质抗氧化、抗辐射、防突变、防癌生理活性物质。茶叶已被证明是人类的长寿饮料,正常的成年人若能养成合理而科学的饮茶习惯,这对防癌、健身、长寿是会大有好处的。endprint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常饮香茗助长寿,长寿得益品茗中”是有一番道理的。

茶水煮饭可以预防几种疾病

米饭是中国家庭的餐桌主食,大多数人一般喜欢吃新米,因为它带着清醇的米香。其实,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并不一定要用新米,用茶水烧饭就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米饭。更值得一提的是,茶水烧饭还有去腻、洁口和防治疾病的好处。据营养学家研究,常吃茶水煮的米饭,可以防治四种疾病。

防治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物质,可以增强微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壁破裂而出血。

而且,茶多酚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

预防中风

脑中风的原因之一,是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从而使血管壁失去了弹性,而茶水中的单宁酸,正好有遏制过氧化脂质生成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预防中风。

茶多酚能阻断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胺和亚硝酸盐是食物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它们在37℃的温度和适当酸度的情况下,食物极易生成能致癌的亚硝胺,而茶水煮饭可以有效地防止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肿瘤的目的。

预防牙齿疾病

茶叶所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

茶水烧饭的方法很简单。先将茶叶1~3克,用500~1000克开水浸泡4~9分钟,取一小块洁净的纱布,将茶水过滤去渣后待用(隔夜茶水不宜用),再将米放入锅中,洗净,然后把茶水倒入饭锅中,使之高出米面3厘米左右,煮熟即可食用。

茶叶也能治腹泻

患了腹泻,手里又没有治疗的药,不妨用5~10克茶叶直接放到嘴里,嚼碎后咽下肚,很管用。可以是绿茶,也可以是花茶。

茶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也是一味良药。茶叶的涩味主要是由其中的鞣质类成分引起的,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植物中分子量较大的复杂多元酚类化合物。按照中医的理论,茶叶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具有抗菌作用,因此对细菌性腹泻具有抗菌止泻作用。

基于此原理,本方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但要注意两点,一是茶叶中除鞣质外,还有咖啡碱、茶碱等具有兴奋作用的成分,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失眠;其次,茶叶中的鞣质或多酚类成分可能会刺激肠胃,导致胃部不适。因此,素有胃病、失眠的人不宜使用此方。

喝茶去除口腔异味

美国芝加哥大学牙科学教授克里斯汀·武博士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发现,茶叶中的混和物可以阻止引起口腔异味的细菌生长繁殖。不论是红茶、绿茶或者乌龙茶,这一效果都非常明显。

克里斯汀教授指出,口腔异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食物渣屑残留在口中,经口水分解发酵发出难闻的味道。另外,平时喜欢吃大蒜、韭菜等厚重味道食物的人,也容易发生口腔异味。而茶叶则具有杀菌、清洁和增香的作用。

他解释,这首先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从而有效地防止口腔异味。此外,绿茶中丰富的儿茶素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儿茶素含量甚微的红茶中则有一种茶黄质,它除口腔异味的效果也非常好。

其次,饮茶时口腔中的唾液会有所增加。唾液具有杀菌作用,还能与茶叶中的果胶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口腔的自洁能力。

最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其中有种芳香成分,除了可以消除饭后食物残渣所引起的口腔异味外,也能去除因胃肠障碍和因维生素C摄取不足导致牙龈出血所产生的口腔异味。

克里斯汀教授认为,喝茶的时间以饭后为宜,最好别多喝,只需一杯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endprint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蛋白质 茶叶 春夏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