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对特定亚健康状态的干预

疾病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月06日 12:25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女性亚健康状态干预的临床研究.ppt

刘会群

【中图分类号】R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4--01

1.资料

本文将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角度出发,分析出较常见的人体活动部位功能改变,通过解析现有的健身气功作用的研究,对健身气功功法进行重新整理,使健身气功得到推广和保护,在亚健康的治疗和预防上可以得到新的启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亚健康”一般指机体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于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人们感觉到身体和精神上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如:肩颈酸痛、头痛、双腿乏力、腰酸、眼睛疲劳、眼睛发涩、精神不振、疲劳、情绪不稳定、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及有压抑感等。如果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和化验,又不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因此医生不能从药物或病理方面进行治疗。由此知道亚健康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功能性改变,而不是器质性病变。(2)体征改变,但现有医学技术不能发现病理改变。(3)生命质量差,长期处于低健康水平。(4)慢性疾病伴随的病变部位之外的不健康体征。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是长期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是由于长期的劳累、快节奏的生活、恶劣的环境、饮食结构失调、缺乏锻炼、情绪压抑,以及酗酒、嗜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对机体内外环境造成不良刺激,以至于生命机体在内外环境改变后,不能及时调整生理机能主动适应环境而造成的一种消极适应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机体心理和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导致亚健康状态。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2.2 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首先对于三套功法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出每套功法不同的运动方式,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认识三套健身气功功法的特点和有别于其他两种功法的地方。再通过现有的研究基础,运用中医理论和运动医学理论,从两个方向分别出发,阐述对不同功法的理论认识,解释三套健身气功功法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亚健康进行干预的,并对每个动作进行演练,了解每个动作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和基本模式,如呼吸变化、手型变化、身形变化、用力的过渡动作等,以切身体会,感受健身气功的功效。

3.结果与讨论

3.1 亚健康的特定状态

表1 芜湖市市民亚健康状态人数对比

肩颈酸痛 腰背酸痛 上肢酸痛 下肢酸痛 眼部疲劳 精神不振 烦躁易怒 有压抑感

男(个) 22 14 13 6 7 16 9 19

女(个) 15 10 5 3 9 4 4 11

合计 37 24 18 9 16 20 13 30

附图 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在芜湖市市民由于人际交往,紧张的不适应状态,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在外兼职工作等因素,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如为了工作及快要退休,在外参加体育活动很少,相应减少了娱乐放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自己给自己营造出的心理压力下,难免在心理上造成颇多负面影响,因此导致常常出现烦躁、情绪低落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人际交往中的困难,部分市民在公共场合会出现紧张状态,这也常引起身心疲劳,导致出现精力不足、睡眠质量不佳等。通过对亚健康人群的调查指出,市民人群中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包括肩颈酸痛、腰背酸痛、上肢酸痛、下肢酸痛、眼部疲劳、精神不振、烦躁易怒、有压抑感等,而经过对比分析,得出最易出现的亚健康状态即肩颈部、腰背部、等因身体姿势不正确而引发的运动器官功能性改变。对于上述特定的亚健康状态,健身气功作为一种通过运动的方式改善身体机能的体育项目,对于亚健康的干预,应具有良好的效果。

3.2 健身气功功效分析

健身气功的保健、康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体的心理、生理来实现的。因为精神刺激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心理的紧张又能够通过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机体,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形成病变。健身气功锻炼要求放松入静,使练功者感到愉快、轻松、舒适。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以及动作导引的自我调整,有益于失调的生理功能向着协调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健身气功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这种利用人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健身、康复的方法是很好的自养身心方法。

3.2.1 健身气功·易筋经

健身气功·易筋经主要强调对肢体,尤其是对脊柱的屈伸、扭转和牵拉,有意识地锻炼连接全身各主要关节的筋肉及脏腑三焦的筋膜。讲究在呼吸的配合下,用意念引导肌肉紧张、用力。同时增强对脊髓的调节,要求做到动作自然流畅,刚柔相济、美观大方,并通过调整架势,意守部位,调息次数等,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及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需要,具有动作舒展、伸筋拔骨,柔和匀称、协调美观、注重脊柱旋转屈伸的特点。这种练法实际上是一种由意念和呼吸配合的筋肉静力性力量练习。练习时,有关肌肉、肌腱、筋膜等组织在一定长度上逐渐增加张力,现代运动医学理论认为良好的肌肉柔韧性对力量的增长,和避免运动损伤有很大的好处。由于易筋经主要以“伸筋”达到拔骨的目的,无疑要求导引动作有刚有柔,刚柔相济,用力适度。所谓刚,是指在动作定势终点时,加强相关肌肉的用力,使相应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得到伸展,如通过充分的扩胸展肩,可以使肩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得到牵拉。所谓柔,是指在动作过程中有关身体部位和关节的充分放松,如在手臂回收时要求松腕、沉肩、坠肘,有利于肩、肘、腕各关节肌肉的血液循环。中医理论认为在牵拉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肩部活动功能的目的,还可以使练习者动作协调连贯、身体放松、思想平静,从而有利于锻炼者身心的调养。动作的刚柔相济,有张有弛,可使两者之间呈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练习者阴阳平衡。反之,如果练习中不强调刚柔相济,会导致练习者动作机械僵硬,影响自然呼吸,产生憋气或气促现象,还会破坏宁静的心境状态。对于颈肩腰腿病痛患者而言,强硬的用力方式就如同使用粗暴的按摩手法,容易诱发病症复发等不良反应,所以在功法练习中必须用力适度,不可以用蛮力、硬力,否則适得其反。

《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4]中通过对照组别的试验表明在75例接受的测试中,有65例具有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在80%以上。《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中老年人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锻炼3个月后,神经系统动态反应速度和平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练功半年后能使中老年人体质得到比较全面的改善,表现为练功者的身体形态、呼吸机能、柔韧性、握力、平衡力等都有显著性良好变化,并且练功半年到一年这一阶段基本保持一个较稳定的良好状态。证明了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锻炼者的体质有着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改善习练者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有良好效果;对锻炼者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

3.2.2 健身气功·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不拘泥于象形动作,力求蕴含“五禽”神韵,效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要求做到形神兼备、意气相随、内外合一,动作柔和舒展,协调匀称,美观大方,运动量适中,同时具有引伸肢体、动诸关节、外导内引、左右对称、动静结合、安全易学的特点。

健身气功·五禽戏每一戏都各具特色,连起来又浑然一体。虎戏主肝,练习虎戏时模仿虎的动作要有虎威,形似猛虎扑食。威生于爪,要力达指尖,神发于目,要虎视眈眈。爪甲与目皆属肝,用力时气血所至,可以起到舒筋、养肝、明目的作用;加上做虎举与虎扑的动作时身体舒展,两臂向上拔伸,身体两侧得到锻炼,这正是肝胆经循行部位,使得肝经循行部位气血通畅。经常练习自然使肝气舒畅,肝系疾病与不适得到缓解。鹿戏主肾,鹿抵时腰部左右扭动,尾闾运转,腰为肾之腑,通过腰部的活动锻炼,可以刺激肾脏,起到壮腰强肾的作用;鹿奔时胸向内含,脊柱向后凸,形成竖弓,通过脊柱的运动使得命门开合,强壮督脉。肾藏精,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肾脏与督脉功能得到改善可以调节生殖系统。熊戏主脾,熊运时身体以腰为轴运转,使得中焦气血通畅,对脾胃起到挤压按摩的作用;熊晃时,身体左右晃动,疏肝理气,亦有健脾和胃之功。脾胃主运化水谷,其功能改善不仅可以增强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经常练习熊戏,使不思饮食,腹胀腹痛,便泄便秘等症状得到缓解。猿戏主心,猿提时手臂夹于胸前,收腋,手臂内侧有心经循行,通过练习猿提动作可以使心经血脉通畅;猿摘时对心经循行部位也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加之上肢大幅度的运动,可以对胸廓起到挤压按摩作用,这些对心脏泵血功能都有好处。心主血脉,常练猿戏,可以改善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盗汗、肢冷等症状。鸟戏主肺,鸟戏主要是上肢的升降开合运动,这些动作不僅可以牵拉肺经,起到疏通肺经气血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胸廓的开合直接调整肺的潮汐量,促进肺的吐故纳新,提升肺脏的呼吸力。肺主气,司呼吸,主治节,通条水道,常练鸟戏,可以增强人体呼吸功能,胸闷气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健身气功·五禽戏中的每一戏都不是某个部位孤立的运动,而是全身性的协调运动。如虎戏,不只是上肢抓、扑,而是臂、腰、腿等一起的协调运动。另外,虎戏可以强壮腰腿,猿摘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鸟戏可以提高平衡能力等。

3.2.3 健身气功·八段锦

健身气功·八段锦注重“意”“气”“形”的综合锻炼,简单易行,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的特点。“八段锦”功法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如果经络阻隔、气机不畅,则导致津液凝滞而成痰饮、痰湿、血行不利等病症,同时影响津液的输布,造成阴津亏虚,百病由此而生。脏腑有病可通过经络反应出来,所以疏通经络就能治脏腑之病,经络不可不通。“八段锦”新功法每个动作根据经络的起点与终点结合的规律,突出体现了旋转的特点,以此达到通经活络的目的。而每式的练习都要求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动作柔和不用僵劲,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做到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适度,动静相间。“八段锦”最大的特点是在练习时要求手臂的旋转,通过两臂的内外旋转来加大对手臂的压力。而手臂的屈伸有助于对肘部经络的刺激,从而起到畅通心肺经络的目的。躯干运动可以刺激脊柱周围的经络,以达到固肾和壮腰的功效;下肢运动则可刺激足部经络,以达调理脾胃,疏肝利胆的目的。八段锦在习练过程中要求重心平稳,躯干四肢自然弯曲,以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健体强身的目的。

健身气功·八段锦共有八节,几乎每一节都有肩部的伸展旋转动作,通过与身体的协调运动,搭配呼吸与意念的作用,使其锻炼不只是单纯的肩关节活动,而是提高整个身体的机能。[2]从运动医学理论来看这样缓解了末梢小血管痉挛状态,改善微循环,它除了对身体各器官都有很好调理的作用以外特别对关节骨骼有针对性锻炼。通过正确的教练方法,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的目的。能使习练者经常挛缩的肌肉逐渐缓解,能调和神经系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气血通畅,疼痛症状及压痛的体征随之改善;疼痛减轻则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症状也得到好转,最终使粘连的肌健、韧带逐渐分离,姜缩的肌肉重新发达,安全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同时能增加身体柔软度、强身健体。

4.结论与建议

健身气功作为一种科学的运动保健方法,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健身气功运动具有松静自然、动静结合、协调舒展等诸多特点。既能增强五脏六腑和全身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又有调节人体的心理平衡作用。现代研究证明,习练健身气功却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人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由于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低下而形成的经常性疲劳、生命活力降低、机能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的生理状态。长期亚健康状态所产生的慢性疲劳、过劳死、抑郁情绪等身体、心理的不良表现,对生活及生命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健身气功对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使肌肉酸痛短期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改善,作用效果明显,动作简单易学。

参考文献

[1]刘永峰. 传统体育养生锻炼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廖玉美. 从中医学角度浅谈新编“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理与作用[J]. 搏击·武术科学,2009,(3).

[3]胡晓飞,侯恩毅,庄永昌等. 对我国近20年健身气功科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4]程其练,杜少武,章文春等. 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

[5]曾云贵,周小青,王安利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6]刘洪福,安海燕,孟凡友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8,(8).

[7]李兆伟,周丽娟. 健身气功·五禽戏对血脂异常患者干预作用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

[8]李航. 健身气功浅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1).

[9]刘先萍,王震. 近五年健身气功实验研究述评[J]. 搏击·武术科学,2009,(1).

[10]张旗. 浅谈健身气功对人体的影响[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4).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气功 生活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