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青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得出结论:老年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房室早搏和室性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诱发病因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
关键词: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病因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常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探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诱发病因,本文对180例的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其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和诱发病因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监测和治疗,其中男135例,女45例,60~69岁120例,70~79岁48例,80岁以上12例。疾病分组:冠心病4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心肌炎18例,心肌病15例,非心血管病组25例。
1.2 临床表现(1)房颤:心室率过快患者出现心绞痛、乏力和低血压症状,情绪焦虑。(2)房扑:患者出现心悸、头痛头晕和四肢乏力。(3)房速:患者突然发作,其持续时间不定,依据患者发作时心率和伴发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出现晕厥、心力衰竭和心悸等症状。(4)房性早搏: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5)室性早搏:多数患者出现心悸与颈部搏动,部分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6)阵发室速:患者出现昏厥、心绞痛,并伴随着呼吸困难与低血压症状。
1.3 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十二导联心电图,并依据其年龄、性别、病因和类型分组,分析患者心律失常与其年龄、性别与基础疾病的关联性[1]。
2.结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诱发病因如表1、表2。
表1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情况
表2 1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诱发病因
3.结论
老年人心律不齐的表现特点主要是临床的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最为突出。患者患病的几率和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且可能同时伴随着诱发多种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等最为常见。
4.讨论
医生在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患者早搏的类型,因为频发性的房室早搏和多源性的房室早搏通常都是患者出现房颤的预兆[2]。同时,医生还需要积极地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并注意患者有没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老年人在出现房颤情况的同时,很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因此一旦老年人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如房性早搏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患者的注意,这可能为老年患者心脏病变的预期信号,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全面检查,积极寻找相关的诱发病因,以免疾病出现继续恶化的情况,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房颤的发病机理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肌出现纤维性的变化和退行性的变化,心房的适应性下降,心房出现缺血、扩大和炎症的情况,使心房肌的复极不全与膜电位降低、兴奋性提高、自律性增加和传导性下降。极易产生极高的自律性激动从而发生房颤。房颤本身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的性命,但如果房颤高于正常水平的时候,可能会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出现恶化从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冠心病是导致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原因。专家通过病例分析,确认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可以使心房心室等相关联的一系列器官发生病变,从而使老年患者的早搏发生率显著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负荷过重,也会使心室肌的顺应性下降,从而使左室终末压升高,而左房压的升高也是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出现房颤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心病诱发老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慢性低氧血症、反复感染、心肌出现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如果随着高血钾和低血钾,以及使用洋地黄来纠正患者的心衰,则会使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曾有文献报道老年患者肺心病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因此积极的治疗患者的肺心病,提高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改善其心脏供血情况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的几率较高,不仅影响了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也危及到了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生应准确地把握老年人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常见诱因,做到及早发现病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以免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加重,出现昏厥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吉金荣,郭丹杰,张静.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03).
[2]李爱莲,王秀红,王品.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4).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得出结论:老年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房室早搏和室性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诱发病因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
关键词: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病因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常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探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诱发病因,本文对180例的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其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和诱发病因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监测和治疗,其中男135例,女45例,60~69岁120例,70~79岁48例,80岁以上12例。疾病分组:冠心病4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心肌炎18例,心肌病15例,非心血管病组25例。
1.2 临床表现(1)房颤:心室率过快患者出现心绞痛、乏力和低血压症状,情绪焦虑。(2)房扑:患者出现心悸、头痛头晕和四肢乏力。(3)房速:患者突然发作,其持续时间不定,依据患者发作时心率和伴发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出现晕厥、心力衰竭和心悸等症状。(4)房性早搏: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5)室性早搏:多数患者出现心悸与颈部搏动,部分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6)阵发室速:患者出现昏厥、心绞痛,并伴随着呼吸困难与低血压症状。
1.3 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十二导联心电图,并依据其年龄、性别、病因和类型分组,分析患者心律失常与其年龄、性别与基础疾病的关联性[1]。
2.结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诱发病因如表1、表2。
表1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情况
表2 1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诱发病因
3.结论
老年人心律不齐的表现特点主要是临床的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最为突出。患者患病的几率和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且可能同时伴随着诱发多种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等最为常见。
4.讨论
医生在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患者早搏的类型,因为频发性的房室早搏和多源性的房室早搏通常都是患者出现房颤的预兆[2]。同时,医生还需要积极地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并注意患者有没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老年人在出现房颤情况的同时,很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因此一旦老年人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如房性早搏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患者的注意,这可能为老年患者心脏病变的预期信号,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全面检查,积极寻找相关的诱发病因,以免疾病出现继续恶化的情况,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房颤的发病机理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肌出现纤维性的变化和退行性的变化,心房的适应性下降,心房出现缺血、扩大和炎症的情况,使心房肌的复极不全与膜电位降低、兴奋性提高、自律性增加和传导性下降。极易产生极高的自律性激动从而发生房颤。房颤本身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的性命,但如果房颤高于正常水平的时候,可能会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出现恶化从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冠心病是导致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原因。专家通过病例分析,确认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可以使心房心室等相关联的一系列器官发生病变,从而使老年患者的早搏发生率显著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负荷过重,也会使心室肌的顺应性下降,从而使左室终末压升高,而左房压的升高也是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出现房颤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心病诱发老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慢性低氧血症、反复感染、心肌出现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如果随着高血钾和低血钾,以及使用洋地黄来纠正患者的心衰,则会使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曾有文献报道老年患者肺心病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因此积极的治疗患者的肺心病,提高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改善其心脏供血情况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的几率较高,不仅影响了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也危及到了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生应准确地把握老年人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常见诱因,做到及早发现病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以免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加重,出现昏厥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吉金荣,郭丹杰,张静.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03).
[2]李爱莲,王秀红,王品.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4).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得出结论:老年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房室早搏和室性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诱发病因主要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
关键词: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病因
心律失常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常会造成严重后果。为探究老年人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和诱发病因,本文对180例的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其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和诱发病因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监测和治疗,其中男135例,女45例,60~69岁120例,70~79岁48例,80岁以上12例。疾病分组:冠心病4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心肌炎18例,心肌病15例,非心血管病组25例。
1.2 临床表现(1)房颤:心室率过快患者出现心绞痛、乏力和低血压症状,情绪焦虑。(2)房扑:患者出现心悸、头痛头晕和四肢乏力。(3)房速:患者突然发作,其持续时间不定,依据患者发作时心率和伴发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出现晕厥、心力衰竭和心悸等症状。(4)房性早搏:部分患者出现心悸,多数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5)室性早搏:多数患者出现心悸与颈部搏动,部分患者症状表现不明显。(6)阵发室速:患者出现昏厥、心绞痛,并伴随着呼吸困难与低血压症状。
1.3 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接受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十二导联心电图,并依据其年龄、性别、病因和类型分组,分析患者心律失常与其年龄、性别与基础疾病的关联性[1]。
2.结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和诱发病因如表1、表2。
表1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检测情况
表2 18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诱发病因
3.结论
老年人心律不齐的表现特点主要是临床的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的表现最为突出。患者患病的几率和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且可能同时伴随着诱发多种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和肺心病等最为常见。
4.讨论
医生在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患者早搏的类型,因为频发性的房室早搏和多源性的房室早搏通常都是患者出现房颤的预兆[2]。同时,医生还需要积极地治疗患者的原发病,并注意患者有没有心功能不全的情况。老年人在出现房颤情况的同时,很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因此一旦老年人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如房性早搏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患者的注意,这可能为老年患者心脏病变的预期信号,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全面检查,积极寻找相关的诱发病因,以免疾病出现继续恶化的情况,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房颤的发病机理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房肌出现纤维性的变化和退行性的变化,心房的适应性下降,心房出现缺血、扩大和炎症的情况,使心房肌的复极不全与膜电位降低、兴奋性提高、自律性增加和传导性下降。极易产生极高的自律性激动从而发生房颤。房颤本身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的性命,但如果房颤高于正常水平的时候,可能会使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出现恶化从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
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都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而冠心病是导致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最主要的原因。专家通过病例分析,确认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可以使心房心室等相关联的一系列器官发生病变,从而使老年患者的早搏发生率显著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脏负荷过重,也会使心室肌的顺应性下降,从而使左室终末压升高,而左房压的升高也是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出现房颤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心病诱发老年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慢性低氧血症、反复感染、心肌出现病变、血流动力学异常,如果随着高血钾和低血钾,以及使用洋地黄来纠正患者的心衰,则会使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曾有文献报道老年患者肺心病心律失常主要发生在急性期,因此积极的治疗患者的肺心病,提高患者肺通气与换气功能,改善其心脏供血情况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的几率较高,不仅影响了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也危及到了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生应准确地把握老年人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常见诱因,做到及早发现病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以免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加重,出现昏厥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吉金荣,郭丹杰,张静.老年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03).
[2]李爱莲,王秀红,王品.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