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临床效果探析.doc
张宪祥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脑外伤是由外物造成而引起严重后果的一种常见的临床创伤类型,它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而且还会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死亡率较高[1],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我院通过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治疗这类疾病,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为45.5±5.4岁;男性37例,女性21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5例,硬膜下血肿21例,混合血肿1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在基本资料里,P>0.05,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入院之后,先要紧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CT检查,然后检查其他生命体征,了解发病情况,并时刻观察病情的变化。
(1)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法进行治疗:在侧脑室额角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放置中压抗虹吸管,通过分流泵引流脑脊液,等到颅内压降低以后,缝合伤口,手术完成后要进行抗感染和脑部保护治疗[2]。
(2)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在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法进行治疗,在侧脑室额角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放置中压抗虹吸管,通过分流泵引流脑脊液,等到颅内压降低以后,再采用颅骨修补术,手术完成后要进行抗感染和脑部保护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标准为,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显著好转;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3]。其中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术后感染、脑积液及血肿、分流过渡、分流管阻塞,发生率越低越利于病情的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例数(n)表示,以率(%)表示,且P﹤0.0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占全身所有外伤的第二位,而且其致死和致残率也相当高,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脑振荡综合症,脑外伤所致昏迷、谵妄、遗忘综合症、硬膜下血肿,因此是是神经外科医生面对的一大难题[4]。因此,我院通过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对有效治疗这类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而单纯的脑室腹腔分流法进行治疗,很容易出现局灶性的脑组织移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严重的神经功能和意识障碍,也极易出现感染、脑积液及血肿、分流过渡、分流管阻塞的嗯严重的并发症,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复。但是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它有助于患者依靠自身的代偿和调节能力来维持颅内压和脑组织的的系统平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颅内脑组织的暴露时间,也可以降低颅内脑组织再次受伤的概率,同时还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降低患者发生感染和血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让脑组织和颅腔更好更快的恢复。
综上所述,观察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且P﹤0.0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这种治疗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徐斌权,刘民,奚少东.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并脑积水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87-88.
党伟,李明,陈雪江等.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52-53+56.
张志华,张海冬.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4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2012,9(02):37-38.
丁建军,李磊,遇旭东等.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17,36(03):107-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