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背后的大隐患——空着肚子去跑步/别拿“过敏”不当病

疾病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08月08日 22:28

小动作背后的大隐患——

空着肚子去跑步

文/邓琼芳

清晨,大街小巷参与晨练的人越来越多,这应该值得赞扬,因为这说明有更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锻炼包括很多种,有打拳、练太极、练剑,当然最常见的是跑步。应当承认,长跑对促进人体健康,增加心肺功能是有益的。但是,近年有专家研究发现,空腹跑步也会给人体带来害处,特别是增加心脏、肝脏的负担。因此,我们就应当多加注意,别让本身是为了强身健体的锻炼活动反而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小动作大隐患

希望有好身材的女士们之所以喜欢长跑,是因为长跑有减肥功效,在跑步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脂肪,同时也使部分肌肉受到消耗。运动的主要能源是糖,但在空腹的情况下,体内会格外缺少糖,此时,容易诱发低血糖症,出现昏厥、心律失常。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维持人体活动的能源要依靠“脂肪燃烧”来产生,但腹中空空,脂肪也不容易充分燃烧。在没有糖的情况下,大脑就会“命令”肝脏从肌肉中分解出糖来供人体的需要,因而造成肌肉的损耗和肝脏的疲劳。医学上认为,脂肪燃烧产生能量,所需要的氧相对增多,必须加快心搏次数换取足够的氧,因此依赖脂肪产生能源程度越高,心搏次数相对越快,会给心脏带来负担。如果身体欠佳,更易出现过度疲劳,或出现心律不齐等现象。

解决方略

说到这儿,我们已经能够意识到,空腹跑步是有害健康的,因此,早晨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尽可能不要空腹。跑步前应少量进食一些饼干之类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没有也不要紧,我们还可少饮些蜂蜜或葡萄糖,或者在跑步前饮一杯糖水,以保证糖源,以免给自己身体带来不利。

参加跑步锻炼的老年人也有很多,因此,经常空腹跑步的老人需要注意了,参加长跑前最好请医生做一下体格检查,看心肺功能是否正常;倘患有心肺功能病变,是不宜参加长跑的。

别拿“过敏”不当病

文/李晓鸾

误区一 过敏不是病

过敏,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对一种或多种物质的不正常反应。过敏主要发生在体表器官,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胸闷、气短、咳嗽、喘息;眼痒、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皮疹;腹痛、腹泻等。过敏是生物体不健康的现象,是一类慢性全身性疾病。

误区二 过敏不用治

孩子吃海鲜后起了“饭片”,过几天就好;有人早晨起床连打喷嚏,一会儿就好;有人到春天眼就痒,春天过去就好……以至于很多人产生了“过敏不用治”的误识。其实,过敏表现为遇到过敏原刺激就发病,离开过敏原刺激后即缓解。过敏性疾病在某一时间段内往往某一器官发病,或者以某一器官发病为主,过段时间则换成别的器官发病,这是“过敏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体现,却让人们以为原病“好了”。

误区三 过敏治不好

有人认为过敏是体质问题,治不好。其实过敏发病是有条件的:第一要素在人,特异体质的人;第二要素是过敏原的存在;第三还须反复暴露于特异性过敏原中被致敏,再次遇到该过敏原才发病。控制了以上条件,过敏就能治。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针对过敏性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四位一体”综合治疗,该方案包括正确诊断和避免接触变应原、适当对症治疗控制炎症和缓解临床症状、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改善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过程及不断对患者进行管理教育,不仅治疗现有疾病,并且有望阻止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

误区四 过敏不急治

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在婴幼儿期患过湿疹,幼年期有荨麻疹,然后是过敏性鼻炎,再后来出现哮喘。也有的是儿童时期患哮喘;成年后又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总之,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原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治疗越复杂,效果也越差。尽早规范治疗不仅治疗现有疾病,并且有望阻止自然进程的进展。

误区五 症状消失终止治疗

过敏是慢性病,治疗应是长期、持续、规范的综合治疗。过早终止治疗,没有完全形成“耐受”的免疫系统功能,容易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再次“敏感”,是症状复发的常见原因。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文章 过敏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