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肾病有哪些

疾病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9年07月22日 01:54

王欢+涂晓文

调查发现,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大约1.2亿)。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大致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及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最常见病因,常于感染后1~4周发病,临床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肾功能一过性减退为主要表现。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该病多能自发痊愈,但重症患者可以出现心力衰竭、脑病、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治疗原则一般以对症治疗及防止并发症为主。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对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选用对链球菌感染敏感的抗生素,抗菌治疗一般持续2周左右;水肿患者给予口服利尿剂消肿治疗,但应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电解质紊乱;高血压患者应给予对症降压治疗。少尿、急性肾损伤、高钾血症等情况,可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坏转、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的肾小球疾病,病理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此病进展快速,若无有效治疗患者将于几周至几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该病有前驱感染者常急骤起病,病情迅速进展;患者也可隐匿起病,起初病情相对稳定,至一定时期后才急剧加剧。临床病理检查可分为三种类型:抗肾小球基底膜型、免疫复合物型、寡免疫沉积物型。本病为肾内科急重症疾病,需分秒必争,尽早开始正规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克/天,但是小于3.5克/天)、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以及管型尿。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少数感染后发病者起病急,病情迁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需行肾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类型,主要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包括上述各病理类型的IgA肾病等,还包括少数膜性肾病。本病治疗原则是保护残存肾功能,延缓肾脏病进展,根据水肿情况可酌情使用利尿剂,同时注意控制血压,建议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水平;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低蛋白饮食,避免进一步加重肾损害。在延缓肾损害进展方面,一般常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可以起到较好的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另一方面,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降低血脂、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等治疗。

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曾称为隐匿性肾炎,是临床上以轻度蛋白尿或(和)血尿为主要表现,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的一组原发性疾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对于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定量<1克/天;治疗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有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可考虑切除扁桃体。避免感染及肾毒性药物使用。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此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点在于蛋白尿较多,大于3.5克/天,并且血白蛋白小于30克/升,同时伴随着水肿以及高脂血症。由于尿蛋白定量较多,患者常以双下肢中重度水肿为早期表现,伴不同程度的乏力以及少尿情况。主要包括微小病变肾病、膜性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由于病理类型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也有所差异。

1.微小病变肾病,发病年龄多较低,其中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一般不出现持续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本病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对于多次复发及激素依赖的患者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必要时还可重复行肾穿刺活检术,看有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存在。

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好发于青中年,常见肾功能不全及肾性贫血,发病隐匿。对于呈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患者,应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缓慢减量,长期维持;对于激素抵抗的患者,建议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治疗。同时还应注意血压的控制,建议积极降压达130/80毫米汞柱,能耐受者建议更低。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少年,临床表现多样。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对糖皮质激素十分敏感,治疗效果好,但缓解后易复发。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约80%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易发生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约三分之一患者肾功能逐渐转坏,但速度缓慢,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治疗上,通常包括非免疫治疗和免疫治疗两种。

1.非免疫治疗:针对尿蛋白定量<3.5克/天,血浆白蛋白正常或轻度降低、肾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一是控制血压在125/70毫米汞柱以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二是抗凝治疗。针对膜性肾病患者静脉血栓的高发生率,可预防性地给予抗凝治疗。药物首选低分子肝素注射剂,如患者长期低蛋白血症,可考虑切换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但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三是低蛋白饮食。大量蛋白尿患者饮食中蛋白质摄入宜限制在0.8克/(每公斤体重/天),同时给予充分热量,总热量应保证146.54千焦耳(35大卡)/(每公斤体重/天)。

其他措施包括治疗水肿、高脂血症等。

2.免疫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决于其蛋白尿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肾功能的状态。一般认为蛋白尿>3.5克/天伴肾功能减退,或蛋白尿>8克/天的高危患者应予以免疫治疗。

膜性肾病免疫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总体认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无效,激素+环磷酰胺(CTX)或环孢素A(CsA)治疗,能使部分患者达到临床缓解。对于疗效的判断不一定追求达到完全缓解(尿蛋白量≤0.3克/天),部分缓解(尿蛋白≤3.5克/天或尿蛋白下降>50%,血清白蛋白>30克/升)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中老年膜性肾病患者,尤其是应用激素治疗时间较长时,还需要注意激素导致骨质疏松,可以配合服用维生素D及钙片预防。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几乎全部患者具有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约半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本病肾功能不全出現较早,且进展较快,常伴随高血压及肾性贫血等并发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可以试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无效者可改用小量激素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特征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补体C3于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具备上述免疫病理特征,并能从临床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时,即可诊断该病。临床上该病可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及蛋白尿、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等。治疗上:(1)对于呈现无症状性血尿及蛋白尿者(尿蛋白定量<0.5克/天),病理检查为局灶增生性肾炎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应避免感染及肾毒性药物使用;(2)对于呈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者,在给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应尽早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呈现慢性肾炎综合征者,血压应严格控制至130/8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对于老年患者及脑卒中患者,可适当个体化控制血压水平,应选用ACEI/ARB类药物,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增加剂量,尽量将尿蛋白降低至0.5克/天以下;规律治疗半年无明显好转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激素质量或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4)对于呈现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初始治疗可单用糖皮质激素,多次复发或激素依赖时,可联合环磷酰胺或小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或他克莫司治疗。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蛋白质 家庭 患者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