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和患者疼痛的影响

养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05月25日 12:50

柯三妹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4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均分为甲乙两组各22例,甲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尖斜面向上穿刺,穿入血管后缓慢平行推入,针柄贴皮肤固定穿刺针。乙组患者采用穿刺时将针尖斜面稍倾斜20°穿入血管,穿入血管后斜面向上缓慢进针,迅速将针翻转180°,斜面向下缓慢进针,达到需要的深度,将针翻转180°,固定穿刺针在穿刺时的角度或与穿刺时接近的角度。对比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乙组动静脉内瘘血管瘤、狭窄及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甲组,且乙组疼痛程度低于甲组,两组各项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乙组穿刺方法,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减少内瘘并发症发生,缓解穿刺时疼痛,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内瘘并发症;穿刺疼痛

动静脉内瘘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保障。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需要使用较为粗大的17号内瘘穿刺针进行穿刺。在穿刺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畏惧心理,甚至造成一些患者为了避免穿刺而拒绝透析。另外,长期穿刺还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内瘘血管瘤、狭窄或闭塞等并发症,影响临床透析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发现,在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和改良穿刺方法可对动静脉内瘘产生不同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4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均分为甲乙两组各22例。甲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6-67岁,平均(49.4±5.7)岁;乙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5-69岁,平均(49.7±5.2)岁。两组患者内瘘使用近三个月无异常问题,患者己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6月以上,每周透析3次,排除有意识不清难以接受研究患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针尖斜面向上穿刺,穿入血管后缓慢平行推入,针柄贴皮肤固定穿刺针。乙组患者采用穿刺时将针尖斜面稍倾斜20°穿入血管,穿入血管后斜面向上缓慢进针,迅速将针翻转180°,斜面向下缓慢进针,达到需要的深度,将针翻转1800,固定穿刺针在穿刺时的角度或与穿刺时接近的角度,使针头在充盈的血管腔内呈漂浮状态,与周围血管壁无接触。

1.3观察指标

主要借助血管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内瘘血管瘤、狭窄或闭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对患者穿刺疼痛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并用方差t和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乙组动静脉内瘘血管瘤、狭窄及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甲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对比

甲组疼痛程度较乙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討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瘤、狭窄及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甲组。究其原因,采用乙组针尖斜面稍倾斜20°穿刺,对血管壁损伤小,血管侧壁有丰富肌肉、组织、骨骼等托垫,血管不易扩张,狭窄、阻塞也相应减少。同时血管穿刺点愈合后血管内壁光滑,不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减少内瘘狭窄及闭塞的发生。另外,乙组穿刺时旋转穿刺针可以避免损伤血管浅面的内膜,固定穿刺针在穿刺时的角度或与穿刺时接近的角度,使针头在充盈的血管腔内呈漂浮状态,与周围血管壁无接触,有效保护血管内膜。因此采用乙组穿刺法对患者内瘘血管瘤、狭窄及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穿刺法。

此外,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乙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甲组。在穿刺过程中疼痛感受的形成与皮肤表皮有很大关系。疼痛纤维多分布在人体表皮下。在穿刺过程中需先穿过表皮后进入皮下组织血管,针头在表皮穿刺时横穿面积越大,患者疼痛感受越明显。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法,对皮肤组织血管壁的切口呈“v”形,损伤面较宽;而针尖斜面稍倾斜20°穿刺时,对皮肤组织血管壁的切口小,可减轻患者痛苦。研究显示乙组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甲组穿刺时的疼痛程度。

总之,在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时,与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方法相比,采用针尖斜面稍倾斜20°穿刺可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调查 患者 血管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