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便秘,用药不当毁肠子

疾病
家庭医药
2020年05月27日 11:42

夏志伟

对便秘患者而言,如果调整了生活习惯,并且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经保持一段时间(4周左右),症状还是依旧,那么此时,就需要考虑用药了。

目前治疗便秘的药物主要有两类:刺激性泻剂和缓泻剂。这里跟大家说说刺激性泻剂。

刺激性泻剂主要是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来加快结肠运动,或者促进肠黏膜分泌大肠液,来帮助排便。刺激性泻剂的作用很强,使用后一般都会出现腹泻。患者感觉肠道通畅了,会误以为便秘症状缓解了。

刺激性泻剂主要包括植物类泻剂、润滑类泻剂和盐类泻剂3种。

植物类

刺激性植物类泻剂,里面主要含有蒽醌类的植物(例如番泻叶、大黄、芦荟、决明子等)、酚酞(果导等)以及蓖麻油等。市面上的“减肥茶”类、“排毒养颜”类、“清肠”类保健品等都属于这类泻剂。那么,这些药物真的像广告宣传的那样“安全、不刺激、无副作用”吗?其实不然,如果长时间吃这类药物,肠黏膜会慢慢由红色变为深褐色,甚至黑色,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结肠黑变病。有的人只吃几个星期,就会导致结肠黑变。而结肠黑变病可能与结肠癌有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动物致癌性试验中发现:蒽醌类化合物对小鼠和大鼠都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医生不提倡患者长期服用这种所谓“排毒类”的刺激性泻剂。而蓖麻油本身就有毒性,也不适合长期使用。

因此这类泻剂一定要慎重选择!

润滑类

润滑类泻剂,主要是含一些无机矿物油,比如甘油、液体石蜡等。这些矿物油,不会被大肠吸收,能润滑肠壁;还可以阻碍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增加大便含水量,软化大便,从而促进排便。常用的开塞露就属于这种泻剂。

很多人会觉得润滑性泻剂就是起润滑作用,其实这类泻剂更重要的作用是刺激直肠扩张,诱导产生排便反射。很多患者反映说这类药剂效果不好,医生细问后才知道,患者是将润滑性泻剂挤进去后马上又排出来,这是不行的。一定要让泻剂在直肠里多呆一段时间(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刺激直肠扩张,出现便意之后,诱发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大便才能顺畅排出。

不过,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排便反射不是正常的生理性刺激。正常情况下,直肠的内容物(大便)不会对直肠产生这么强的压力刺激。挤入润滑性泻剂后,会使直肠壁扩张增大,对直肠产生强烈的压力刺激作用,从而诱发排便反射。

长期使用这类泻剂,直肠对压力刺激的敏感性会变得越来越低,只有在很强的刺激下(使用润滑性泻剂)才能诱发排便反射,不用药就不产生便意,不能正常排便。这种情况对患者来说极其不利。因此,只有当患者便秘症状很严重,比如长期排不出,大便很干、很硬时,医生才会建议患者在短期内间断使用润滑性泻剂。这类药物只能起临时的解救性作用,不作为长期治疗的手段,不能长期使用!

盐类

盐类泻剂,主要指含有镁盐、钠盐等的一类泻剂。盐类泻剂具有渗透作用,其中的可溶性成分能够被肠道吸收,进而对大肠黏膜产生很强的刺激,诱发结肠运动,促进排便。患者吃了这类泻剂会出现很明显的腹泻,严重腹泻后会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包括电解质等)丢失,造成人体电解质代谢紊乱。

同样,长期使用盐类泻剂,肠道对刺激的敏感性也会越来越低,只有在强刺激下,结肠才会运动,这样就会导致结肠动力越来越差。

因此,一般也不建议使用盐类泻剂,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短期使用,比如肠梗阻、肠道粪便嵌塞(由于粪便干硬无法自行排出)等。

总之,刺激类泻剂医生都不会推荐长期应用。一方面,这类泻剂对肠道的刺激往往会影响神经细胞内递质的合成,长期使用这类泻剂,患者体内神经递质的合成会越来越少,肠道对刺激的敏感性越来越低,需要很强的刺激才会有反应,造成如果不使用这类泻剂,患者就无法正常排便;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刺激类泻剂,患者的结肠壁会变得越来越松软,肌肉张力越来越小,最终结肠运动变得很微弱甚至停滞,根本无法运输食物残渣,几乎不能排便,这种情况下很难恢复正常的排便节律。

所以经常有患者说,一开始吃两三片就有效,慢慢地剂量越来越大,有时候吃七八片都没有用。

虽然医生不提倡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但是很遗憾,很多人都在盲目使用各类“排毒”、“清肠”、“通便”的产品。归根结底,是大家对这些产品的底细不清楚,盲目相信广告和网络传言。最后再提醒一句,治疗便秘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用药,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健康之友©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真相 家庭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